而随着竞争的激烈和消费者对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快递员的压力也在变大。李大力也表示,现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半日达、一日达的快递。小时达当天必须得赶紧送,快递员都特别害怕这种包裹出事儿,引起投诉。平时投诉一个包裹罚款50元,像这种(小时达、半日达)要罚款200元甚至500元,相当于一天白干。但是这样一单的收入和普通包裹收入是一样的。
“这样的快件上午到了,12点之前送完。不管送不送完,都必须签收完,因为公司需要后台要数据。如果不签收的话,有罚款,但如果签收了,客户没收到货投诉更要罚款。”李大力无奈地说道。
对于这种快件,快递员目前的处理方式就是优先送。不过,带来另一个问题是单人效率的降低。按照快递员原本的思路送,一个小时可以送30单。如果中间有一个这种时效件,一个小时只能送出去10单。这样一来,配送效率反而降低了。
罚款增多,收入降低,是钛媒体APP采访了解的快递员这两年生存的常态。对于快递业来说,快递员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也是这一行业的常规操作。
2023年2月,国家邮政局机关党委等联合发布《促进快递配送从业青年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调研报告,显示近一半快递员每天工作10-12个小时,工作8-10小时的占比30.6%,12小时以上占比21.4%;48.9%的人表示每周休息一天,44.5%的人休息时间不确定。
除了劳动时间长外,劳动强度也不小。相关数据显示,快递员每天派件量50-100件的占比38.4%,100-150件的占11.8%,150件以上占19.2%。往年“双11”等大促期间快递员每天休息不到4小时,日派件量至少500件。
据中国邮政统计2022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了1105亿件,对应的快递员数量为470万。这意味着,每个快递员平均每年要投送2.35万个包裹,每天投送64个。在一二线城市,每个快递员每天的投送量至少在200个以上,多则400个。
而据程刚的说法,每天仅400票的收入是不足以支撑一线城市生活日常开支的。如果想拿到1万元以上的高薪,工作时间起码要超过14个小时。
增量不增收、工作时长不断攀升、罚款增多的情况,是目前一线城市快递员面临的共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加盟模式中,不少快递公司和网点没有给快递员缴足社保。对网点来说,难处在于利润微薄,要承担房租、车辆、人员工资等费用,没有更多财力为快递员缴纳社保等。而对加盟制快递公司来说,快递员的劳动合同甲方并不是快递公司,有些快递员甚至没有签署劳动合同。因此,一些快递公司缺乏主动缴纳社会保险的动力。
另外,据李大力表示,春节期间,快递员有各项补贴,不过落实起来也有些难度。补贴落地难、工作强度大、缺乏保障使得进入快递行业的人正在减少。
03如何给快递员归属感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只要你肯干,月收入过万”,一度是外卖小哥真实的写照。中国快递业的发展,确实离不开快递员的辛勤付出。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提升以及快递行业的高速发展,快递业务量高速增长。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中国快递业务量已达600亿件,比2019年提前了172天,比2022年提前了34天。
与此同时,全行业对快递员的需求十分迫切。但工作量大、缺乏保障等,导致快递员流失率较高。特别是双11、618等消费旺季,短时间暴增的快递量会导致快递员的缺口骤增,快递公司和网点招聘压力巨大。快递业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缺口,正在越来越大。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钛媒体APP分析,快递员难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由于快递员的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待遇相对较低等原因,导致快递员岗位的流动性高,很难招聘到稳定的员工,流失率高;二是目前快递行业的招聘渠道相对有限,主要依赖熟人介绍和招聘网站,缺乏一些新型的招聘模式和平台,如在线招聘平台、社交媒体等。
第三,很多快递公司对于员工的劳动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如工资待遇、保险福利、休息休假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都使得快递员的岗位缺乏吸引力。
当前,中国快递业已经进入新一轮洗牌调整期,一方面,头部企业为市场竞争打起了隐形“价格战”,罚款重,工资缩水;另一方面,不断推陈出新的新产品如半日达、小时达等高效产品对快递员来说是“增量不增收”。
当然,劳动力缺口带来技术升级诉求日益明显。在招人难的情况下,除了临时工和代派之外,不少企业推出智能配送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化的手段。但是与这些机器一起工作,又造成了部分快递员归属感降低的问题。
快递员群体数量庞大,快递行业“用工难”本质上反映出来的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全社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命题。
近几年,政府和相关部门意识到劳动保障问题的重要性,正在大力推行快递员福利保障政策。多地明确要求快递行业经营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快递服务,遏制因低价竞争损害末端网点及小哥权益的情况,保障快递员合理劳动报酬,提升快递员群体的幸福感。有关部门推动快递企业为快递员缴纳工伤保险等,确保快递员获得最低工资标准及各类补贴标准。
以天津、锦州、梅州等地为例,要求通过轮休、串休、调休等方式保障快递员每月至少休息4天,要求依法保障快递员按时足额获得工资,坚决查处拖欠快递员薪酬的违法行为。
在企业方面,快递企业则在数字化管理、能力培训、升职绿色通道等方面进行改善,希望能提升快递员的归属感。
快递行业一头连着需求端,一头连着供给端,是经济发展与消费活力的“晴雨表”。尽管智慧物流发展地如火如荼,但短期内,快递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快递员短缺问题迫在眉睫。
“快递员是电商的最后‘一公里’,却是客户体验的‘受气筒’,提高他们的职业尊重度、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迫在眉睫。如不有效改善,快递员将更难招。”资深人力资源服务专家汪张明对钛媒体APP说道。
作为行业老兵,李大力则表示:“我还是相信会越来越好的。能让快递员的工资福利社保上去,这样的话,流动性就不会这么大。快递员就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