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域用车要率先刮起绿色风潮。新疆在4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其中明确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到2025年,全区各级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充电接口与新能源用车数量比例不低于1∶1;城市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10%;建成投运不少于150个城市(城际)公共充换电站。
7月24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浙江省完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新能源汽车下乡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按照“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要求,构建布局科学、智能开放、快慢互补、经济便捷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全省累计建成充电桩230万个以上、乡村不少于90万个,其中建成公共充电桩12万个、乡村不少于2万个,满足40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围绕“方便充、方便修、方便卖”,构建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充电、维修、保养、回收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到100万辆以上,建成新能源汽车维保服务网点超500家。
同样是在7月24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指出要完善市政公用设施。持续推进城镇电网升级改造,2023和2025年城镇供电可靠率分别提升到9.88%、99.95%。加快推进城市公共区域、居住社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提高到3.5千瓦/辆,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覆盖率100%。
加快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提升交通绿色清洁水平。8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提出,加快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鼓励私有乘用车电动化,持续推进纯电动、氢燃料电池重型货运车辆的示范试点及推广应用。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总量力争突破1万辆,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车辆占比超过50%。
此外,河北省、海南省、北京市、无锡市、成都市等也相继发布了充换电设施的规划及快速推进建设的方案。为保障新能源汽车的远距离出行需求,国家电网表示,加快高速公路充电站建设,预计2025年实现东部地区高速公路充电站覆盖率达到80%,中西部地区达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