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能源汽车积分市场来说,供大于求情况如何改善、积分交易价格如何逐步平稳并趋于合理水平?6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以第64号令公布“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自2023年8月1日起施行。记者了解到,“决定”调整了新能源车型积分计算方法。综合考虑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和积分合规成本变化情况,按照积分供需平衡原则,将新能源乘用车标准车型分值平均下调40%左右,并相应调整了积分计算方法和分值上限。建立积分灵活性交易机制。为应对积分供需失衡问题,稳定积分价格,新增“新能源汽车积分池管理”一章,建立积分池管理制度。
7月7日,商务部等17部门发布《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商》。通知指出,汽为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助力稳定经济基本盘和保障改善民生,将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推动汽车平行进口持续健康发展、优化汽车使用环境、丰富汽车金融服务。
▍地方政策确保产业切实发展
同时,地方政府也积极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相继出台支持政策,为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上半年,便有包括广东、浙江、福建、湖南、江西、河北、海南、四川及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等在内的15个省区市,围绕供给侧、需求侧和新基建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以及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
在供给侧,多个省市注重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结合自身优势制定目标。四川省是锂资源大省。3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电动四川”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将培育壮大动力电池产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与甘孜州、阿坝州等资源地深化合作,促进优势资源尽快转化形成实际产能,精准招商引资,梯次打造一批500亿级、200亿级、100亿级的核心骨干企业。
福建省在4月印发的《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销超过20万辆,全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全省新能源动力和储能电池产能超过400GWh,全产业链产值超过6000亿元,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率居全国前列。《规划》明确,福建将壮大宁德、厦门、漳州、南平、福州、龙岩等新能源电池产业规模,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材料先进制造业中心、万亿级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工信厅等十部门在6月又联合印发了《全面推进“电动福建”建设的实施意见(2023—2025年)》,提出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推动电动船舶全产业链发展等9条措施。据了解,2022年度“电动福建”建设还计划投入专项资金3.6亿元,力争2022年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9万辆标准车。
湖南省坐拥比亚迪、上汽大众、天际等新能源汽车项目,针对新能源汽车产能提出了长期目标。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政府4月发布《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制造强市工程,加快引进培育一批中高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品牌,汽车年产量稳定在100万辆左右。
7月28日消息,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加快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能提升和整零配套发展。对年度实际产能达到核准产能75%且新能源汽车占实际产量50%及以上的整车制造企业,按照不高于新增工业增加值5%的比例(上年同比保持增长)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优化科技创新,构建促进产业发展长效机制,数字技术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智能化动力。8月4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至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200万辆,汽车产业工业产值达到万亿级规模。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引进一批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引导一批传统ICT企业向汽车电子拓展,发展一批生产模式创新企业,探索建立数字汽车城,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30万辆,新能源汽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达到70%,位居全国前列。
在需求侧,提振消费的政策同样可以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今年2月,广东省商务厅等22部门联合出台《广东省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免征时限将进一步延长,二手车交易市场以外的企业未来也可以销售二手车,广州和深圳汽车销售企业购入并用于销售的二手车将不再占用号牌指标。
针对近年销量持续上涨的新能源汽车,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政策到期后,广东省将按国家统一部署进行延期。同时,有条件的地市可出台新能源汽车下乡支持政策,鼓励汽车企业研发满足乡村场景和农民需求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惠民”活动。
4月27日,天津市西青区启动了2022年首期汽车促消费活动,活动将发放总额1000万元的汽车消费券。此外,西青区政府还将联手合作银行为消费者提供购车补贴、加油补贴等。
在此之前,山东省也明确要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对2022年符合条件的非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最高补贴5.04万元/辆,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最高补贴6.48万元/辆。
7月28日,海口市商务局发布《2023年海口市新能源汽车消费券发放细则》,将发放5000万元新能源汽车消费券,每辆车最高可申领6000元,发放的消费券可用于餐饮、商场、超市等零售场景。
8月29日,成都市商务局印发《鼓励将传统能源汽车更换为新能源汽车奖励政策实施细则》,对2022年8月6日至2027年8月5日期间在成都市将传统能源汽车更换为新能源汽车的单位和个人实施置换奖励。
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加大了对充电桩的需求。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行稳致远的“加速器”。
广西自治区提出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到2023年底,全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车位占总停车位的比例不低于20%;重庆市则对充换电站的建设给予补贴,其中对提供共享换电技术服务,并运营多品牌多车型的巡游出租、网约出租换电站,按换电设备充电模块额定充电功率,给予400元/千瓦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单站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