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彼时的普洛斯进入美国市场,以80亿美元从黑石手中收购了IndCor,在一年时间内便成为美国第二大物流地产公司。有媒体披露:当时普洛斯的实际投入仅为6亿美元,但普洛斯先是以6亿美元撬动了90%的基金资本,再加上50%的杠杆,IndCor就这样被收入囊中了。
除了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普洛斯旗下还管理着不少基金,再包括银行信贷方面的支持,这些都为普洛斯不断攻城略地提供了加持。查阅公司官网可知,普洛斯目前管理着包括中国物流基金、中国收益增值基金、中国收益基金等在内的14家基金,这些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超1300亿元。
三、逆势而为
今年3月8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五家中国ADR纳入“临时退市清单”,包括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与和黄医药。紧接着,3月10日,在美的中概股全线暴跌,中概股指数整体下挫5.23%,其中京东跌18.90%、爱奇艺跌18.78%、拼多多跌16.35%……
不仅如此,受制于地缘政治冲突等宏观因素,中概股在2021年整体表现都欠佳,在这种形势下,很多企业纷纷赴港或者回港上市,而普洛斯看起来却逆势而动,依然“执着”地将其投资业务推向美股,原因何在呢?
首先,根据国内的相关法律法规,私募机构尚不能在中国内地的主板上市,只能挂牌新三板。2014年,九鼎投资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首家在内地上市的私募机构。九鼎投资上市成功吸引到很多私募机构冲刺上市,次年,包括天图投资、硅谷天堂和同创伟业等在内的国内几十家PE纷纷挂牌新三板。
但私募机构纷纷上市也制造了不少隐患,如频繁融资背后的取向就曾颇受市场质疑,于是2015年底,证监会叫停了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在新三板的挂牌和融资。虽然半年后的2016年6月,审核的闸门又开了,但是审核标准明显变严,这使得国内的PE将港股和美股作为自己登陆目标。
其次,私募机构在国外上市已成为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头部私募机构看似也颇受资本青睐。2007年,黑石登陆纳斯达克,创了彼时美股近五年来规模最大IPO的纪录,如今市值为818.5亿美元;今年1月,TPG也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上市首日,收盘时的股价获得了超15%的涨幅,如今市值为89.29亿美元。
最后,普洛斯早在2017年就被包括厚朴投资、高瓴资本和中银投资等在内的知名投资机构私有化,其上市动作背后或潜藏着这些投资机构的退出需求。
不过对于股权投资类机构来说,上市虽然可以拓宽其募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但因为很多PE机构的业绩具有波动性大的特征,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较弱,所以二级市场一般不会对PE机构给出太高的估值,公司股价后续走势也大多表现平平。至于赴美上市的普洛斯届时会获得资本市场怎样的反馈,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