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高增长,阿里进入业绩滞涨时刻

2022-03-01 13:57

  作为阿里巴巴的三大战略之一,全球化一直是阿里集团投入的重点。不过,由于Lazada推广和营销费用的上升,本财季阿里国际商业经调整EBITA(息税摊销前利润)出现了30亿元的亏损,亏损额较去年同期扩大15亿元。

  本财季,阿里云计算业务实现营收195.4亿元,同比增长20%,经调整EBITA为1.3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2.21亿元,这也是阿里除中国商业分部以外,唯一实现经调整EBITA盈利的板块。

  受到教培和游戏行业的拖累,本财季阿里云计算营收环比上一季度缩水5亿元,同比增长率也出现明显下降。这说明目前经济环境下国内it投资情况不容乐观。

  好的一点是,阿里云营收构成逐步开始多元化,来自非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收入贡献正在稳步上升,本财季非互联网客户贡献的收入占比达到52%。海外市场方面,阿里云在韩国、泰国各增加一个数据中心,运营地域增加至25个,部分抵消了丢掉大客户TikTok所带来的影响。

  其他业务方面,菜鸟服务实现营收196亿元,同比增长23%,经调整EBITA亏损达到50亿元,主要是因为包括高德在内的到目的地业务的亏损增加;本地生活服务实现营收121.41亿元,收入增长27%,经调整EBITA小幅亏损9200万;数字媒体及娱乐业务实现营收80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亏损同比小幅收窄。

  不难看出,除了中国商业分部和云计算业务实现了经调整EBITA盈利之外,阿里其他五大业务均出现了经营性亏损,这说明阿里众多新业务仍处于烧钱状态,公司短期业绩仍有压力。尤其在本地生活服务(饿了么、口碑与淘菜菜等)与数字媒体及娱乐(优酷、阿里影业、阿里音乐与阿里文学等)领域,阿里巴巴已经分别大幅落后于美团、腾讯两个直接对手,很难再实现赶超。

  过去在阿里基本盘没有问题的时候,新业务营收的增长就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当其核心业务增长遇困的时候,新业务的亏损就不会再被投资者选择性地忽视。这也说明,阿里客户管理这一核心业务的疲软,是其股价低迷的深层次原因。

  当然,阿里也不会坐以待毙,针对核心电商业务的放缓,阿里已经做出了组织结构和人事的调整。

  2021年12月,阿里巴巴在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和近20位事业群总裁之间,增加了4个分管大总裁:戴珊、张建锋、俞永福和蒋凡。其中,阿里创始团队十八罗汉中的戴珊上任阿里巴巴中国数字商业板块负责人,全面负责大淘宝(包括淘宝、天猫、阿里妈妈)、B2C零售事业群、淘菜菜、淘特和1688等业务。戴珊上任后,先是将淘宝天猫两大事业群合并,后又推出天猫的自营业务品牌“猫享”。

  不过这些调整还远不够。未来阿里巴巴如果要想重回业绩的高增长,除了稳住中国市场电商业务的基本盘之外,还需要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张勇能够带领其他新业务实现战略突破。

  一方面推动云计算、菜鸟网络与国际化等具有较大潜力的新业务实现规模化盈利,另一方面带领本地生活与数字媒体及娱乐业务止住下滑颓势,回到行业的主流竞争者行列。如果在本地生活与数字媒体及娱乐业务领域不能尽快扭转趋势,阿里巴巴集团很有可能最终彻底丧失在这两个战场的机会。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