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实现盈利,按理说应该走薄利多销的模式。通过电商的庞大流量和规模效应,摊薄成本,从而实现盈利。
可寺库走的是奢侈品销售的赛道,奢侈两个字已经表面了这类商品的属性是稀缺的、高价的、消费频次和销售量都很低的一种品类。“蛋糕”很难做大,奢侈品强调的是稀缺性,高门槛。这与渴望做大规模、实现普惠的寺库形成了天然冲突。
完蛋!从根源上来说,寺库的商业模式很难走通,实现盈利。看来所谓的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内里的泡沫如此大。
但如果能够解决用户量,以及奢侈品供应链这两个问题的话,相信寺库的商业模式就可以盘活了。
但根据寺库2020年财报,寺库平台的平均月活用户,始终处在50万上下,而且增速不断放缓。第一条路,提升用户量,看来很难解决。如此低的用户总量,很难实现滚雪球一般的裂变。
那么第二条路,吸引大牌授权,解决供应链问题,额,这个问题好像更难解决。相信处在发展初期的李日学,肯定没日没夜不在发愁这个问题,当时弹药充足的寺库都无法获得奢侈品牌入驻,现在肯定更难。
为了解决供应链,寺库只能找海外代购和平行进口商家拿货,这样又增加了一个交易环节,进一步压缩了寺库的利润空间。而且另一方面,代购风险太高,很难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腾讯《2019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数字行为报告》显示,有超过80%的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会选择线上研究、线下购买的“理性”方式,远高出全球平均水平。而寺库这种未获得正品授权的第三方奢侈品集合电商来说,想获得消费者的信任,那更是难上加难!
看来寺库的商业模式无法支撑其健康的扩张,只能无奈的走向恶性循环的黑洞之中:因为用户量低,导致拿不到大牌官方授权,导致消费者不信任,利润还被压缩,导致很难获得新用户,导致没有货,导致利润压缩……
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海外代购越来越难,对于原本就脆弱的供应链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疫情加速了寺库的灭亡。
生不逢时,转型困难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其实上述商业模式的种种弊端,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获得新的解决方案。但就像马云所说的那样,今天很黑暗,明天更黑暗,后天很美好,但大部分人都死在了第二天的晚上。寺库可能就是其中一批。
因为奢侈品的天生高姿态,面对新兴的电子商务发展热潮时,他们一般也不会选择加入,因为这与奢侈品稀缺性的调性不符合。但随着中国市场的飞速发展和电商的大规模普及,巨大的声量和消费市场也让高姿态的奢侈品牌低下了高昂的头颅。
前文已述,2020年以来,但是天猫平台上就出现了出现奢侈品品牌集中开店潮,目前平台已有超200家奢侈品牌入驻,全年销售额增速超130%。
而头部平台奢侈品电商能够成功的原因除了自身流量规模大之外,也有时间的因素在内。强大如淘宝,在发展初期也很难吸引到大品牌的入驻。从这一点来看,寺库的失败也有几分生不逢时的意味,在市场还未完全成熟的时候就诞生了。那就只能作为探路者,给后来的玩家一些经验教训吧
但历经风雨的寺库并不甘心就此倒下,反而不断开展自救行动。
2020年底,寺库在北京三里屯重金打造奢侈品直播基地,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可容纳300名以上主播同时在线开播。期待通过直播电商来帮助自己实现转型。
但寺库的直播首秀,就惨遭失败。去年6月,快手“寺库专场”宣称成交额过亿,但经过调查发现实际上销售金额却仅为912万余元,数据造假实锤!最终被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万元,进一步伤害了消费者的信任。
今年“618”期间,寺库还推出了“瓜分2亿奖金”的活动,企图效仿“百亿补贴”,但除了耗资巨大之外,并未给寺库带来什么实际的营收提升。而奢侈品销售本就与促销、打折这些常见方式绝缘的,会极大损害品牌形象。
为了解决线上流量低,消费者很难信任的问题,寺库也通过开设线下店,让用户实体感受,但相比之下,消费者显然更愿意去品牌正品店实际感受。
病急乱投医的寺库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拼命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转型,但对于公司的核心问题——消费者信心、单价过高、销量消费频次之间的矛盾,寺库似乎依然没有找到灵丹妙药。
与寺库类似处境的唯品会,就从奢侈品电商转型向时尚产品,去除了标签,降低了消费门槛,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芳心,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入驻,逐渐走向正轨。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寺库因为奢侈品电商而扬名立万,也因为奢侈品的标签备受折磨。这也使得寺库很难像唯品会那般,转向市场门槛更低的时尚服饰的赛道去,只能锁死在奢侈品销售,恶性循环。
火热的赛道,众多新玩家加入
寺库的冷淡,并未影响火热的市场,反而像一颗石子抛下,带给整片海洋更大的波澜。
未来的奢侈品电商肯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2021中国奢华品报告》显示,在海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海南免税购物店作为消费者购物目的地之一,正在迅速崛起,三亚已经超越所有二、三线及以下城市,成为国内第五大奢侈品购物城市。
报告显示,相比于各大头部电商平台,品牌官网上升成为受访者选择最多的线上购买渠道,占比 54%。天猫系平台和京东分别以 43%和 40%紧随其后。因奢侈品稀有性和高端性的特征,品牌自营的电商业务,包括品牌官网、品牌 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关注。
各大巨头也纷纷加入赛道。2020年,阿里巴巴出资3亿美元,投资英国奢侈品平台Farfetch(中文名:发发奇)。随后Farfetch股价上涨了3.9倍,市值突破185亿美元。今年3月1日,Farfetch入驻天猫,官方海外旗舰店正式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