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滴滴、顺丰围猎下的同城配送,小玩家会成炮灰吗?

2021-11-08 16:43

  近日,同城即时生活服务平台UU跑腿宣布近期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数亿元,本轮融资由58产业基金领投,优多资本跟投。

  当前,同城配送整体仍面临盈利难的问题,时新科技创始人史昊指出,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市场覆盖,而融资或者IPO是企业应对当下竞争的合理策略。

      双十一眼看就要来了,届时快递包裹爆仓将是常态,同城配送服务成为解决用户需求的吸睛点。而在同城配送的细分领域,大战早已经悄悄打响,主打“一对一专送”概念的垂直企业:UU跑腿和闪送是其中代表。

      一对一专送,意即配送员每次只接一个用户的单子,而且还要满足不同场景的高端需求,比如针对贵重物品推出U种兵服务,针对鲜花蛋糕场景推出冷链超人等。细分营销给予了用户定制化的高级感,UU跑腿和闪送俨然要将自己打造成跑腿界的顺丰。事实上,从2015年75家同城配送企业拿到融资,目前也就只有这两家To C平台尚存。不过二者有着明显不同的玩法逻辑。

      首先从扩张路线来看,闪送一开始就在一线城市站稳脚跟,再悄悄向三四线城市渗透,这样的布局战略有一定原因:一二线城市主要解决“急”、“忙”的需求,而三四线城市的关键词则是“懒”“难”,订单中个性化的非标产品所占比例更多,再加上当地消费水平所限,市场下沉并非易事。UU跑腿走的则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与闪送相反,UU跑腿是占据二三线城市的市场后再去合围一线。

       一方面由于创立初期时已经有闪送这第一批吃螃蟹的独霸一方,不好在大城市正面展开争夺;另一方面UU跑腿的技术型属性决定了他们善于从数据营销入手,灵活机动地完成城市拓展。UU跑腿视数据为自己的护城河。与烧钱的互联网补贴模式不同,UU跑腿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可以进行精准覆盖营销,这样在任何一个城市都能减少拓店成本。据悉,公司早期没有在广告业务上花一分钱。

        在具体获客上,UU跑腿自信能用口碑赢得用户,再以社群运营的方式留存。创始人乔松涛称,他每到一个新城市,都会先把当地用户数据分析一遍,然后用自己一套成熟的方法涨粉。拥有7年的社交产品创业经验,乔松涛号称自己是“物流界最懂社交和社交界最懂物流”的人,他在创立UU跑腿前,通过分析淘宝数据帮中小商家赚得流量,也曾手握总计2000万粉丝的19个网红号。不和闪送硬碰硬,将对方拉到自己擅长的数据领域比赛——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城市拓展的策略上,还包括UU跑腿独特的平台算法。不论B to C(商家下单送个人)还是C to C(个人送个人)模式,背后都离不开APP的系统调度,尤其C to C模式的个性化需求更重一些,更加需要用户画像的大数据支持。从路线规划到机器学习,模型修正,整个过程中的算法有着很高的技术壁垒,而这方面UU跑腿正是行家,其平台版本的迭代非常快,至今更新了100多次。

        以数据为核心,既减少公司营销成本,又带来稳健的盈利,如此UU跑腿这个“后进生”才敢和闪送叫板。但是算法对于闪送来讲只是“新手村的任务”,目前它的思维似乎来到“大家”的境界。作为行业模式开创者,闪送想的是如何不被越来越多的UU跑腿们超越。在闪送看来,很多跟进者只是拿走了模式,没有拿走自己的秘密武器: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谁能用最短的时间将订单送达,谁能在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握,谁才叫真的把模式给跑出来了。像美团滴滴这样的资本大佬入局以后,没能在跑腿细分赛道深耕,早中晚高峰期的送单员难以把控时间,而闪送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微信图片_20211108164233.jpg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美团、顺丰等巨头将分业务驻扎进来,UU跑腿偏向于建设自有的上游交易入口,防止被大平台“卡脖子”,丧失议价权。“在巨头的竞争当中,我们首先要保证用户不丢、商户不丢、跑男不丢,因此我们需要把他们更深地绑定在我们的平台上,所以我们要在上下游做更多的布局。”

      乔松涛说道。虽然同城配送皆因C to C的模式起家,但是B to C的需求肯定是更高频更容易规模化的。所以UU跑腿围绕主业衍生出了2大业务:小程序店铺开发工具“优小U”和生鲜O2O“有好生鲜”。优小U可以帮助商户建立自己独立的小程序店铺,以减少对大平台的依赖,而有好生鲜则是为着新零售这一风口。它的定位和盒马鲜生类似,前店后仓,既有线下体验也有线上配送,二者目的都是实现配送上游的B端商户去中心化。

       尽管闪送和UU跑腿有着截然不同的商业逻辑,但是二者同为即时配送赛道的垂直企业,还是有着默契的考量,比如都采用众包物流而非自建车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众包组织运力可以低成本快速集聚社会人力资源,利于初创企业的扩张。这从侧面反映了即时配送赛道中,小企业没有太多选择。要知道巨头们对这一万亿级市场早就虎视眈眈——2020年3月滴滴跑腿上线,有着庞大骑手团队的美团、京东也已经下场,顺丰快递则开始筹划拆分顺丰同城实业赴港上市。

        新老玩家齐聚,一场新的鏖战拉开大幕。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国内即时配送的用户规模已达5.06亿人,同比增长20.19%,年订单量210亿个,5年复合增长率为46.0%。预计2024年中国即时配送服务行业的年订单量将进一步增至643亿单,5年复合增长率为32.3%。有人说,滴滴跑腿的突然上线,对闪送和UU跑腿是一种“降维打击”,因为它的用户基础更广,市场信任度更高。也有人说,美团是这些小企业的头号敌人,它的优势在于,其外卖业务本身与同城配送高度重合,沉淀的技术、人力可以复制过来。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