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舍断离的百世
当然,除了背后电商平台、线上+线上资源的巨头,快递企业其实也已悄悄在云仓领域布局,比如中通、百世,包括顺丰。其中代表应属百世,虽然百世的股价越来越低,百世依旧不赚钱,但在中国物流圈没有人否认百世云仓做的好。
作为百世在供应链领域的核心产品,百世云仓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深耕美妆、鞋服、快销等行业多年,为3000余家品牌企业提供智慧供应链服务,可满足企业商家、中小商家B2B、B2C业务的个性化需求。此外,百世供应链还与快递、快运系统全部打通,三网协同更将产生品牌叠加效应,进而加速云仓云配业务的下沉与降本增效。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百世供应链拥有云仓共440个,总管理面积350万平方米。2020全年云仓履行订单量达到4.33亿单。
今年5月的百世云仓全国网络大会上,百世宣布升级云仓“B2C+B2B”全供应链服务能力,以满足企业商家、中小商家B2B、B2C业务的个性化需求。
当时,百世董事长兼CEO周韶宁表示:“下一个十年是供应链的黄金十年。消费升级对供应链体系的重构将保障云仓的发展,服务下沉会对供应链区域网络带来利好,垂直领域也将因产业链条更为复杂而加速增长。百世将与时俱进,强健组织,精细化管理,加快高质量发展,提高打造新业务、新模式的能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2016年至2020年,网上零售额虽逐年上升,但占比一直在30%以下,也就是说,B端属性的线下市场依然是零售主阵地。toB的云仓乃至供应链市场可以说是绝对的重头戏。
10月29日,百世官宣,决定将中国快递业务以68亿人民币的价格出售给极兔速递。周韶宁第一时间发出内部信,表示“百世将集中精力和资源,进一步推动供应链、快运、国际业务的深度融合,加快业务的发展,打造国际化的综合智慧供应链服务。”一边持续亏损,一边风生水起,在几经辗转之后,百世也明确了发展方向,云仓依旧是其核心。
04
自力更生的发网
除了上述有靠山的巨头,在云仓领域也存在不少独立的创业型玩家,典型如已经成长起来的发网。和前述几家相比,发网可以用“自力更生”来形容。为了保住独立第三方的属性,发网对引入投资也有着自己的考量。
在独立的背景下,发网秉承着“软件即服务”的理念打造技术,支持全渠道。早在2013年,发网就开始着力于打造能够覆盖快递配送、干线运输、同城配送、零担物流的配送网络,为品牌商提供B2C+B2B的综合物流服务。它将全国130个仓分成产地仓、中央仓和前置仓三级,围绕系统核心组建仓网体系、智能配网体系、供应链金融这三大体系,来共同支撑F2C的业务模型,创建从工厂到消费者的物流、资金流。
2018年,发网C轮融资3.7亿,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推动研发升级,搭建全渠道物流云平台,解决零售中的库存效率和交付效率问题。2020年,发网完成由百度资本领投的5亿D轮融资,用于加大精细化运营、仓储智能研发、大产地仓以及前置仓的投入。
多年来,发网的客户不仅涵盖美妆、食品、母婴等行业,还有屈臣氏、永辉超市等大型平台。而在近些年,发网将目光猫准了社区团购,利用云供应链为社区团购赋能。
从传统电商到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社交电商再到社区团购,发网一直以一个第三方的姿态见证渠道的演变,研究新渠道,抓住零售的变革,给品牌提供更匹配于这些渠道的物流服务。相信这不仅是发网想做的,也是所有玩家的初衷。
……
上面提到的只是云仓行业的一部分,但面向未来,当零售业态不断升级,当快递等战场陷入血海,当供应链愈发呈现出高频次、碎片化、高时效、全流程,还会有一大批企业在奔赴这条赛道。
三年之痛,七年之痒,能熬过就是金银铜铁钻石婚了。京东、菜鸟这种发展好的不再多说。安迅这种具有独特历史渊源,自身本身就已具备覆盖全国的仓储体系,送装一体的高要求也夯实了其“配”的能力,附以云仓也将形成一张尤为难得的仓配网络。
未来云仓行业的发展趋势仍然是以科技与共享为主题的,通过科技提升运营效率,通过共享连接运营能力,从而进一步构建虚拟化、无边界的互联网仓储网络服务平台,能够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高效、经济、快速的物流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