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34.5万亿元,同比增长11.4%

2021-10-27 15:42

  今年以来,物流行业发展稳中有进,物流企业经营状况稳步改善,利润保持稳定增长态势。1-8月份,重点调查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1%,利润同比增长46.1%,收入利润率为4.2%,比前期略有提升。1-8月份物流企业效益状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大型物流企业利润增长明显较快。1-8月份,大型物流企业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收入利润率超过5.5%,增速及利润水平均高于全部调查企业平均水平。

  二是单位费用有所下降,企业亏损面持续缩小。1-8月份,物流企业每百元物流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7%,推动物流企业利润保持稳定增长、亏损面持续缩小。8月末,调查物流企业亏损企业占比较前期下降3个百分点。

  三、物流运行成本居高不下,供应链修复尚需时日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1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增速较上半年明显回落。从长期来看,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略高于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显示供应链上下游仍处在修复期,物流运行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单位成本水平仍居高不下。从短期来看,与上年同期疫情期间相比,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改善,供应链韧性不断提高,成为支撑国民经济恢复的稳定力量。从物流成本各环节来看,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物流运行有力支撑实物量运输流转

  前三季度,物流运行为经济恢复增长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从国内需求看,全社会货运量、货运周转量仍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公铁水航各运输方式基本保持协调发展。从国际看,中欧班列等联运方式的快速发展有力支撑了全球供应链的顺畅运转。前三季度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3万列、发送109.3万标箱,分别增加29%、37%。

  在此背景下,相关的运输环节费用增速18.3%。从不同运输方式来看,水上运输因部分区域运力不足、供不应求,相关费用快速增长,增速超30%;铁路、公路运输费用则保持平稳增长,增速在10%左右。

  2. 物流运行助推产业链、资金链周转加快

  三季度以来,仓储物流行业持续在较高景气水平运行,产业链物流、资金链运转效率与同期明显加快。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有所提升,企业回款压力有所减轻,资金周转速度同比加快。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同比分别减少4.4天、1.8天。在此背景下,相关物流仓储环节总体趋于改善,资金占用成本、仓储成本增长10%左右,增速比上半年有较大回落。

  综合来看,前三季度我国宏观经济保持了稳定恢复的态势。进入三季度以后,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全球疫情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恢复势头有所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国内部分地区受到疫情、汛情的多重冲击,经济转型调整压力有所显现。面对复杂局面,我国物流展现了强劲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行业发展总体向好,市场规模稳步提升,运行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构建、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要看,物流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行业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中小物流企业经营面临多重困境。今年以来,物流行业积极转型升级,企业着力提质增效,整体盈利水平逐步回升。但收入利润率水平仍与上游行业存在较大差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收入利润率仍7%左右)。其中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整体议价能力偏弱,加之疫情以来需求恢复缓慢,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上涨、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多数企业长期处于微利经营,面临多重困难。

  二是行业劳动力供需存在结构性失衡。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物流行业就业需求量总体较大。疫情以来,物流市场波动存在不可预期性,导致部分一线用工(如货运司机、生产物流作业人员)需求量有所波动,造成阶段性、结构性的招工难、供给不足现象。

  三是社会库存整体高位,上下游企业盈利承压。二季度以来,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增速持续加快,加之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企业生产资料被动补货增加,综合来看库存整体处于高位,部分领域企业周转压力进一步加大。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虽较前期有所改善,但仍高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的水平。

  从全年走势来看,四季度全球经济复苏和疫情发展仍然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但经济恢复仍有较强支撑。供给端,主动调控、限产限电、能源供给紧张在四季度有望改善。需求端,生产制造或将延续恢复态势,消费相关的新业态、新动能仍有望维持较快增长。

  在此背景下,物流产业将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从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回升至60%以上高位,物流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企业对物流市场恢复保持乐观。综合来看,预计全年物流需求有望保持中高速增长,社会物流总额全年增长在10%左右。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