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顺丰方面并不希望外界将“丰伙台”与社区团购划等号。社区团购广泛吸纳价格敏感型用户,而“丰伙台”看似下沉,实则仍瞄准高端消费场景,可以视为顺丰向社区电商的二次发力,为其综合物流服务商的宏图适当补充业务增长点。
3、航空公司or科技公司?
在新的增长点站稳脚跟之前,物流业务仍将是顺丰的基本盘。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中国快递业务量自2014年起已超越美国并稳居全球首位。2011-2020年,中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由36.7亿件增至833.6亿件,年均复合增长率约41.5%。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52万亿元,同比增幅19.5%,占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0.7%。这个比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快递业务增量前景乐观。
然而,快递行业近年来同质化竞争日趋严峻,已然陷入激烈的价格战。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07年行业快递单价28.5元/件,到2019年这个数字已快速下跌至11.8元,跌幅近六成。
用低价换取市场份额的弊端,已经能从财报中看出端倪。2020前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三通一达营收和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萎缩,中通以20.6%的市占率居首,顺丰以10.1%的市占率居行业第五,但中通的营收只有顺丰的六分之一。
“从发展理念和策略上看,顺丰和三通一达不是同类。”业内分析人士如是说。
顺丰没有把精力放在价格战上,而是在不断加码智慧物流建设。
据公司年报,截至2019年底,顺丰已获得及申报中的专利共有2361项,软件著作权1220个;其中,2019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到2019年专利申请总量的60%,专利持有量在国内快递行业排名首位。
年报中还透露,公司拥有包括无人机、自动化与机器人、数据灯塔、计算机视觉等技术,提供了业内领先的信息安全、可持续包装、区块链产品业务化解决方案。2019年,顺丰的研发费用为11.9亿,远超同行十倍以上,占总营收的比重甚至和主流科技公司不相上下。
曾有雪球网友评论“顺丰是一家航空公司”,而如今的顺丰或许更像是一家披着快递马甲的科技公司。大数据系统、区块链平台,自动化分拣系统、AI设备,中转场网络的合理科学布局等,支撑物流各个环节高效运转。
跑长途货运的货车司机王海峰坦言,就他的亲身体验而言,顺丰人性化和标准化程度高。“由于单价高,顺丰装载率达到40%-50%即可发车,其他快递得等第二天装满再走。”
“顺丰在高峰期派件的优势更明显,比如顺丰在杭州有6个中转场,如果在某号库卸货排队时间长,系统可以分析每辆货车的收货地,精确计算后合理安排到其他中转场卸货。”王海峰说,“送其他家的就且等吧。”
尾声
“京东物流上市,阿里收编三通一达,市场将是阿里、京东和顺丰三足鼎立的格局。”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
运输行业资深投资者成山告诉EqualOcean,京东物流和顺丰快递不可简单相提并论,“京东物流是前置仓,和顺丰并非同种快递业务,更多还是服务于自营电商”。
从手握七成快递市场份额上看,阿里系仍是顺丰未来最强劲的对手,其代表的加盟模式成本优势明显、生来适于扩张。
顺丰从份额上看似毫无胜算,但拥有对终端控制力更强的直营模式和完整高效的运输链条,科技方面的默默耕耘是其厚积薄发的筹码。
一场持久战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