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的快递公司11月经营简报显示,在电商双11等大促背景下,圆通、顺丰、韵达快递业务均同比增长,顺丰速运物流营业收入最高为146.42亿元,涨幅最大,同比增长30.91%,申通同比下降13.37%。
除顺丰外,圆通速递11月快递产品收入35.43亿元,同比增长11.22%;韵达股份11月实现快递服务业务收入37.06亿元,同比增长2.04%。
业务量方面,A股上市的通达系中,韵达业务量及其增幅最高,完成业务量15.82亿票,同比增长42.91%,其后为圆通业务完成量15.39亿票,同比增长42.57%,申通完成业务量10.13亿票,同比增长18.50%。
与A股上市的通达公司相比,顺丰控股完成业务量最低为9.06亿票,但涨幅明显,同比增长59.51%。
尽管快递业务量不断增高,甚至在电商月迎来较大涨幅,单票收入依旧是行业的长期痛点。上述四家公司依旧呈现单票收入下降的趋势,且韵达股份快递服务单票收入2.34元,同比下降28.66%,下降最多;申通快递快递服务单票收入2.39元,同比下降26.91%;圆通速递快递产品单票收入2.30元,同比下降21.99%;顺丰控股单票收入最高为16.16元,同比下降17.93%。
赵小敏指出,2021年,快递公司价格战会继续。他认为,三通一达最关键是巩固自身的网络,抓住机会对自身的网络进行升级、优化、夯实主业,同时,要加大组织机构、组织体系的变革和优化,解决流程冗长的问题和效率相对比较低的问题。
此外,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2020年上半年,快递均价为11.3元,继续下降,其中,同城快递均价6.5元,同比下降7.2%,异地快递均价7.1元,同比下降12.1%。
03
老牌快递VS新势力,谁能换道超车?
伴随业绩分化,快递行业头部上市公司股价今年也分成不同梯队。
年初至今,韵达、圆通、申通等股价纷纷下跌,多家公司股价已接近腰斩,截至发稿(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2月29日收盘价计算),申通市值已蒸发超140亿元,韵达市值已蒸发294亿元。
相比之下,中通和顺丰股价和市值不断走高,其中,中通于香港二次上市期间市值一度达2000亿港元,目前有所下降,维持在约1800亿,稳坐加盟制快递的头把交椅。顺丰今年股价曾一度破90元,2020年初至今顺丰股价已翻一番。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看到,前三季度顺丰营收、股价涨幅均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市场份额也在加速提升,多月业务量增速超60%。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顺丰、圆通、韵达、中通、申通分别实现营收1095.93亿元、234.20亿元、230.87亿元、169.57亿元、147.12亿元,同比分别增39.13%、8.34%、-4.81%、11.10%、-6.03%。净利润方面,顺丰、圆通两家公司净利润实现正增长,而韵达、申通降幅达两位数,分别为47.83%、99.52%,中通降幅为9.65%。
申万宏源证券报告指出,电商快递将继续“量增价跌”。由于业务模式趋同,再加上菜鸟在技术上无差别的帮助扶持,通达系产品没有明显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适当降低价格便成为获得更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从通达系电商快递公司过去和多年的发展来看,也基本延续着“适当降价一更大市场份额一规模效应一成本壁垒”这样的成长路径。
持续的价格战中,快递头部上市公司的差距逐渐加大已成不争的事实。以申通为例,从2014年市场份额全行业第一到如今的市值蒸发,股价大跌,申通正陷入增长困境。
尽管申通搭上了阿里的“快车”,根据双方的购股权协议,阿里巴巴间接获得申通快递10.35%的股份,累计间接持有申通快递上市公司25%的股份,但资本市场并未看好这一“联姻”。
2019年,申通的净利润增速出现了2016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下滑,直到2020年末,股价一路走低。不仅如此,申通的“站队”也被迫卷进了巨头的对立,一度遭到封杀,今年8月,京东表示将停用申通等物流服务承运商,并称双方的合同过期,且并未就续约达成一致。
另一边,快递新势力的出现,也吸引了资本市场和快递老大哥们的注意。尽管有专家认为,通达系凭借成本优势构筑高护城河,且常年发展已积攒下的大量资源,新人并非可以短期超越。但2020年以来,极兔快递和众邮快递作为快递新势力入局受到关注,甚至被封杀。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此前调查发现,多家通达系公司下发文件或口头传达要求各网点禁止代理极兔速递业务。
“快递新人”的发展势头不容忽视,极兔速递在起网数月内完成除新疆地区外全国(境内)网络覆盖,且拿下拼多多等电商的大单,众邮快递也是背靠京东在华东、华北、华南等地区全面起网。
“未来快递市场头部企业或存在保龄球效应,各自独立而均势竞争,存在隐形的消耗战。”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认为,各家快递公司利润率都不高,如遇到新势力或强力碰撞也可能失守洗牌。
近期随着社区团购风刮起,京东入局社区团购由京东1号人物刘强东带队,旗下加盟制快递众邮快递也改名为京喜快递,并入京东为面向下沉市场的新兴业务组建的京喜事业群。业内人士称,京喜快递、京东物流、达达的协同可能成为京东社区团购物流履约的重要布局。
赵小敏表示,针对头部快递企业发展,各家创始人有自己的个人想法和财务需求,行业可能也面临着产业升级,需要更大的资源来整合。国内快递市场的高度集中以及同质化竞争严重。随着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电商市场日趋活跃以及新兴业态的发展,快递行业需要(寻求)换道发展,改变劳动密集型的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