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景不长,2016年“四八税改”出台使跨境电商失去了价格优势,盈利空间被压缩的同时对消费者的诱惑力随之减弱,行业开始降温。再之后,2019年9月网易考拉卖身阿里。老二收购老大,二者份额之和占据行业半壁江山。格局已定,跨境电商至此便没了新鲜事。
网易考拉卖身一案,让业界普遍意识到了跨境电商的经营困局。
2015年,丁磊在世纪互联网大会上放话,希望未来三到五年,网易考拉海购可以达到500亿到1000亿规模,在电商战场再造一个网易。三年过后,考拉虽然坐稳行业头把交椅,但它没能扛起丁磊寄予的千亿厚望,反而是以20亿美元的价格卖身进了阿里动物园。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现在回头看,网易卖掉考拉的直接原因就是简简单单两个字——亏钱。卖身之时有消息人士称,考拉一年亏损超过20亿元。
相较普通网购,海淘在选品、物流等环节都需要更大的投入,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怎样拿到真货,国外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如何保证时效,包括考拉在内,多数平台走的是自营模式。自营意味着平台需在仓储、采购等方面进行较重的资产布局,由此而来的是战略性的长期亏损。
“说实话,我们很多时候就是在帮考拉清仓”,梨花表示考拉卖身之前模式重的负面影响至今仍未消散,“考拉有一些产品库存非常深,比如与施华洛世奇签订合同时采购了大量饰品,而饰品很容易过时,如果这些库存只是放在公共平台上推的话是推不掉的,所以才需要社交电商。”
还有部分跨境电商平台选择走C2C模式,平台提供场景、物流、鉴定等服务撮合成交。代表玩家是洋码头。而C2C买手制的模式局限性也非常明显,盈利模式单一且货源难以把控。2009年成立的洋码头多年来一直都活在亏损和售假的质疑之中,直到2019年才实现全年盈利880万。
值得注意的是,其也是跨境电商行业唯一且首家获得全年盈利的平台。
物流服务的拓展,平台+自营双线并行的转型等举动综合作用下,经营情况虽然得到改善,但洋码头也迎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平台的布局越来越重。投入加大,产出能否跟上,未来的持续盈利打上了问号。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海淘用户规模将近1.55亿人,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达1862.1亿元人民币。但根据前文所述,市场虽然广阔,可海淘这笔生意并不好做,个人代购挣钱难,跨境电商平台的盈利也成问题。
消费者不爱海淘了
国外受疫情影响,品牌对线上渠道予以更多重视。国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阶段,经济在稳步复苏。按理说,供给增多,需求回暖,海淘应该顺势而起,而非前文所讲的代购生意难做,黑五大促静悄悄。
事出反常,从源头出发,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海淘热潮的兴起离不开当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助推,2008年三鹿奶粉中被查出三聚氰胺,国民对国产奶粉的信任瞬间崩塌,托人从国外代购奶粉成了安心之选,海淘由此壮大。
回到现在,时过境迁,市场背景已经反了过来,外国的月亮不再圆,国货翻身成了香饽饽。
尤以彩妆、服饰等领域的变化最为明显,2019年双十一,成立不到三年的国货美妆品牌完美日记就完成了对欧美大牌的超越,成为天猫彩妆销售榜第一名。今年双11,完美日记、花西子等国货依然保持领先优势。
归根结底,国货的春天背后是消费者对国货的认可。品牌本身进取以及文化自信增强等因素下,国潮竞争力凸显。在面对欧美潮、韩朝、日潮等众多消费潮流时,国潮成为消费者首选。
此外,鉴于目前国外疫情之严重,出于安全起见,不少消费者自发把对海淘的消费需求转移到了国内。
10月,青岛进口海鲜包装检出新冠病毒,青岛两名确诊工人即是在搬运海鲜的过程中感染;11月,天津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海联冷库一份冻猪肉制品样本新冠病毒检测阳性,参与搬运的装卸工人确诊感染。国内近期新发的两轮疫情,证实了新冠病毒长距离运输由物到人传播的可能性。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明确表示,"特定条件下,冬天低温环境类似于冷链运输的环境,海淘确实有收到被病毒污染的包裹的风险,接触频率越高,多次反复接触,感染概率就高。"
“利人利己还省钱”、“今年黑五什么也不买家,等双12买国内的”,社交媒体上网友的动态表明他们已主动放弃了今年的海淘计划。科学科普博主 @客观不要急 近日发博呼吁减少海淘,特别是减少境外直接邮寄包裹到境内的海淘。目前该条微博转赞评互动数超2.5万,#减少海淘#话题阅读量已达1816万。
消费回流大势所趋
足够敏感的话,从“内循环”这个热词就不难判断海淘市场接下来将面临的政策形势。
实际上,政策层面对海外消费回流的引导一直都在进行中。
每人每年26000元的海淘限额,从额度上对海外消费进行把控。梨花表示,自己做代购总共才做了没几个月,上个月已经有位客户超额。《电商法》的明令禁止,让逃税避税的代购没有空子可钻。
除此之外,免税行业持续释放的政策利好,也在为冲击海淘市场蓄力。
目前,国内免税店以机场/口岸免税店、离岛免税店为主体。并且,免税店由国家专营管理,采用牌照准入制,开展经营需征求有关部门批审。
而今年以来,免税行业风向出现明显变化。3月份,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中国特色免税体系,随后所各省市纷纷出台文件支持免税经济发展。6月份,王府井集团宣布获得免税品经营资质,随后百联股份、岭南控股、鄂武商A等多家公司纷纷着手开展免税经营资质的申请。
众所周知,免税店内商品免征进口海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等税收,天然具有价格优势。而价格优势正是用户海淘的源动力之一。免税行业政策的放开,免税店的布局的优化,无疑将进一步把消费者的海淘需求转移到国内消化。
国货崛起替代国外品牌,暂时无法替代的就转移到国内,这正应了以内循环为主的内外双循环新格局。
代购的生意自然会受此影响,CiCi表示,“一些轻奢、奢侈品牌在国内奥莱、免税店的价格比较有优势,代购加完物流,税费这些的基本就剩下微利,不值得走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