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9 亿大单!深圳新基建规划公布:社会资本占 60%,4 大优势傲视北上广

2020-07-23 14:50

  从投资数额来看,深圳市计划在集成电路、8K 超高清、生物医药等创新基础设施 42 个,总投资 1016 亿元。

  总体来看,优先布局信息基础设施,提供的是数字时代 "硬核" 环境;全面升级融合基础设施,推动的是数字时代的 "融合" 创新;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提供的是数字时代的技术 "底座"。

  三者各有其效用,都不可或缺。

  3、深圳的底气在哪里?

  从目前来看,中国的新基建,已经从中央决策走向城市政策。

  从整体来看,深圳的新基建目标不可谓不宏大,但同时也并不空泛,而是在后发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发挥了深圳的优势。

  那么,相对于其他城市,深圳的优势究竟在哪里?

  第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自然是深圳在新基建领域的底子好。

  就目前情况来看,深圳的 5G 部署已经走向全面,而且即将在 8 月将实现 5G 网络全市覆盖;宽带普及和光纤入户建设处于国际先行梯队,固定宽带人口普及率 51.5%,光纤接入用户占比达 94.2%。另外,深圳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建设和发展水平也保持国内领先。

  第二,深圳具有全球最完备、响应速度最快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可率先形成“新基建” 系统解决方案。

  深圳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长期以来占到全国的 1/6 以上,依托完备的产业链配套,本地企业如腾讯、比亚迪等已在“新基建”多个领域建立领先优势。

微信图片_20200723144842.jpg

  基于这个优势,深圳在新基建系统解决方案方面,不仅可以率先完成自身任务,还能够服务全国的新基建布局。

  第三,深圳的科技创新企业多,助力大。

  目前,深圳的民营经济领军企业多,创新能力强,目前,深圳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呈现出颇具特色的“四个 90%”,即 90% 以上研发机构在企业,90% 以上研发人员在企业,90% 以上研发资金源于企业,90% 以上专利发明出自企业。

  当然,在依靠企业研发的基础之上,深圳也在建设综合型国家科学中心,对于深圳的原始创新能力来说,是一个重大助力。

  第四,深圳可以参与新基建的民营经济发达。

  这一点与第三点一脉相承,但从资本层面来说,更加符合新基建的大趋势。目前深圳民营经济商事主体占比超过 95%,7 家世界 500 强企业中有 6 家是民营企业,另外,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连续 13 年居全国首位,其中 90% 以上均为民营企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资本结构,也有利于深圳在新基建中大力引入社会资本——目前计划的占比是 60%,令人瞩目。

  雷锋网认为,一座城市要想扮演好自己在国家新基建发展中的角色,需要建立好足够清醒的自我认知,也需要实事求是地结合自己的实际发展情况,尤其是要发挥自身优势。

  基于这个观点,深圳的新基建规划,显得底气十足,功力深厚,将自身优势最大化,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风范。

  与上海、广州、北京等其他中国一线城市相比,深圳的新基建布局也是毫不逊色,可以说是四足鼎立。

  值得一提的是,在 7 月 21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优表示,深圳作为一座以 “科技” 和 “创新” 著称的城市,必须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率先发力,走在全国前列——即使它在计划公布的时间上,已经晚于对手一两个月。

  所以,用后发先至来形容深圳的新基建野心,再恰当不过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