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投资物流行业的下一个焦点(上篇)

2020-07-21 15:40

  因此,只有订单量大且稳定的企业才有必要做智慧仓储,智能仓储只是一个选择,合适才值得投入,切莫为了追求时髦而盲目智能化。

  三、从产业链角度,看智能仓储

  以下从物流产业链角度和装备产业链角度两方面,来看智能仓储。

  从物流产业链角度看

  现代的物流管理要求仓库不仅具有储存的功能,同时,仓储要与运输、物流信息、物流作业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物流的管理和优化,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微信图片_20200721153717.jpg

  单纯强调仓库降本增效等方面的功能是我们对于传统仓库的追求,但不是未来对智能化、数字化仓储的要求,仓储数字化更为被看重的是价值链的延伸,在供应链协同过程中获取更大的蛋糕。

  从长远来看,无论对于仓储企业亦或是制造企业本身,实现仓储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漫长的挑战,但只要成功实施落地,那么它对企业的帮助往往是巨大,不仅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好服务客户,还能让自己领先于大部分的竞争对手,让业务规模在安全的基础上,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打造敏捷供应链过程中,被大家最为看重两个指标:一是库存周转率,二是定单满意率,都与仓储有关,这无疑是智能化仓库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作用的一个有力说明。从长远来看,如何盘活仓储自身的功能以及作为上下游节点的功能,将是智能仓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难发现,基于仓储的管理正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因为仓储总是出现在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同时仓储也是解决物流各环节之间不均衡的手段。

  仓不再是产品的“过路站”,而是根据用户需求不断迭代的场景,以智能化、无人化的仓储,演绎着供应链的有情服务。

  通过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核心技术,通过智能仓储,把从工厂到用户的全链条打通,实现消费者诉求在整个供应链体系的无缝对接,是智能仓储的重要任务。

  仓储作为供应链服务中的一个节点,在发挥自身作用的过程中,无论从纵向、横向的衔接效率或是业务的顺畅程度都对整个供应链产生重要影响。

  从装备产业链角度看:

  根据智能仓储的装备产业链来看,自动化智能物流装备分为了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要求对现有技术逐步提升,只有这三个部分的配合越来越紧密,智能仓储的发展才能走向规模化成熟化。

微信图片_20200721153724.png

  上游是提供硬件的物流设备制造和软件开发商。物流硬件装备方面,包括由高架立体仓库、高速分拣系统、输送带系统等组成的智能仓储基本骨架;由叉车、AGV、自动码垛机器人、穿梭车、拣选机器人、货到机器人、3D视觉识别等组成的各种自动化设备系统;以及由智能摄像头、人脸识别、车牌识别、车辆调度系统等。

  仓储的智能自动化不仅是设备的自动化,还有信息的自动化。通过信息自动化系统将物流、信息流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在一起的系统,比如条码库房管理系统(WMS)、仓储控制系统 (WCS)等。

  目前,菜鸟与京东物流都竞相建立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分布式仓配体系,背后的逻辑就是对大数据、信息的运营,反哺到仓储和配送。

  中游是智能物流系统集成商。它们实际上主要还是由物流装备生产商和物流软件开发商发展而来,从而根据行业的应用特点使用多种物流装备和物流软件,设计建造物流系统。

  智能物流系统集成多年保持高成长。国内市场上主要具备一定规模的物流系统集成服务商有20多家,在下游不同的应用领域拥有各自的优势。以机器人系统集成商为例,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行业包括汽车、电子、家电、食品、物流等多个行业。

  智能自动化仓储装备的下游,这部分主要是应用智能物流系统的各个行业,如烟草、医药、汽车、电商、快递、冷链等行业。受益于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下游物流投资的确定性比一般制造业投资更高,因此智能仓储业受经济周期的扰动相对较小。

  智能物流仓储是整个智能制造中增长最稳定、成长空间最大的子板块之一,除了智能仓储提供商能有更好的发展机遇,未来这个领域的细分设备也有可能迎来大的突破。

  关于智能仓储的发展,天星资本研究所认为,看好物流系统集成商和新型智能物流装备供应商。物流系统集成商研发实力较强、产品附加值较高,对上游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整体设计及系统集成能力是企业竞争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因此,看好系统集成商的发展前景。另外,关注代表智能物流发展方向的新型智能物流装备供应商也占有优势。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