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就是“只有一床被子也要分一半给乡亲”的人;和平时期,共产党员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面对疫情,共产党员就要表现出“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担当。李文娇、谢少清、张文宏……一个又一个普通党员,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有一种无私奉献,叫医者。他是“中国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86岁高龄的董宗祈教授。1月23日,武汉封城第一天,他依旧全副武装,开着电动轮椅,来到门诊部坐诊。很多人为老教授身体担心,他却说:“我这一辈子为了什么,不就为了救人吗?自己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可以,吃得消,没问题。”看了一辈子的病,他早该停下来歇一歇,却依然义无反顾冲在第一线,悬壶济世,扶危渡厄。
1月27日8点多,正在疫情防控一线值班的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邹区镇卫生院副院长马卫芬,接到父亲打来的紧急电话,让她立即回家,说母亲病重、陷入昏迷。挂掉电话,马卫芬的眼眶瞬间红了,因为她刚刚得知邹区镇辖区发现2名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需立即派人排查。情况紧急,她含泪坚守岗位,一直到11点交接完手头工作,才匆忙回家。她说:“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疫情当前,这是我的职责。”
疫情是命令,病房如战场。面对疫情,多少医护人员“最美逆行”,多少白衣战士“请战出征”。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铮铮誓言中,我们读出的是无私无畏,是奉献担当,是大爱无疆。他们是病毒的克星,是患者的救星,是生命的化身,代表着明天和希望。全国各地对湖北的驰援力度不断增加,仅2月9日就有41架飞机运送全国10余个省份近6000人组成的医疗队前来增援。一批顶尖的医护人员如钟南山院士团队、李兰娟院士团队、王辰院士团队等先后来到一线,重点加强重症、危重症和疑难病人的会诊、诊治和指导。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时,充满深情地说,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展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面貌。2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卫健委、人社部、财政部《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若干措施》的通知,把保护关爱医务人员作为打赢这场战“疫”的重要保障。
有一种冲锋陷阵,叫军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疫情发生以来,人民军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牢记使命,闻令而动,坚忍不拔,不怕牺牲,用他们的血性和担当展示着人民子弟兵的忠诚和无畏。这就是英雄的人民军队。
除夕夜,万家团圆之时,来自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的3支医疗队共450人,却分别从重庆、上海、西安“逆行”乘军机抵达武汉,迅速开展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医疗队进驻金银潭医院的当天,就创造了一项纪录:一次性接收了30余名确诊患者。此时,距离他们走下飞机仅12个小时。随后,医疗队又作出一个勇敢决定:再次接收47名确诊患者,其中不少是危重患者。在这个医疗队,有7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专家,被医护人员亲切地称为“50后”突击队。55岁的李琦教授是第一批走进病房的。他说“疫情就是战斗,作为一名老兵,我必须上!”那天,他一口气查清了37名患者的基本情况。
当驰援武汉防控新冠肺炎的命令传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胡世颉第一时间报了名。除夕4点50分,胡世颉在奔赴武汉前给父亲发了这样一条微信:“爸,我被抽调抗病毒去了。”他在请战书上郑重地写下自己的承诺:“不管什么时候,我都是一名人民军医,我的战位请组织放心。”
人民军队为人民。解放军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他们总是在国家需要、人民危难时挺身而出。2月2日,“神兵天降火神山”。空军8架大型运输机载着军队医护人员飞抵武汉,于2月3日起承担火神山医院的医疗救治任务。“解放军到人心定!”“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放心了!”这是多少人民百姓的心里话。
有一种心手相牵,叫人民。1月29日,《新闻联播》报道了武汉快递小哥尚黎明的故事。小尚的工作地点距离武汉市协和医院仅仅400米,他和同事在那里已经坚守了很多天。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快递营业部不断收到网友给医护人员寄来的爱心物资,小尚每天的多数时间都是往返在医院和工作站点之间。他说:“我们现在送货谈不上伟大,但是有很多人可能需要这些医疗物资,我做的是对得起我良心的事,这是我最大的满足!”
山东敞开怀抱式的“缺啥给啥”、“有啥给啥”,被网友称之为“搬家式支援”。山东一夜之间驰援武汉350吨寿光蔬菜,各家粮油企业都是尽其所能、爱心满满;革命老区“沂蒙新红嫂”朱呈镕带着20吨水饺和汤圆亲自率队送达武汉。
近些天来,人们共同见证了全国各地爱心汇聚形成的暖流,也振奋于各行各业筑牢“责任防线”的坚实举动。春节假期,不少基层干部一接到通知就立即返回岗位,从宣传防疫知识,到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防控,为构筑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众人拾柴火焰高,涓涓细流汇成海。有14亿中国人民手挽着手并肩战斗,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中国担当为世界守护安宁
1月27日,柬埔寨发现和确诊首个病例后,中国驻柬使馆和中资企业立即行动起来,和柬埔寨卫生部门共同努力,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同机乘客,并安排他们乘坐28日晚的航班回国,降低了病毒在当地进一步传播的风险。
大爱不分国界,危难之中显真情。“我很健康,会好好照顾自己,不需要担心。”一位在北京的外国留学生这样说道。疫情发生以来,对在华的外国朋友,我们始终像家人那样对待。湖北省有关部门开通了针对在鄂外国友人的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并在官方网站和湖北外事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英法德俄日韩西多语种疫情通报和防疫知识。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新疆等多个省区市向工作生活在当地的外籍人士致公开信,介绍疫情防控知识,提示定点救治的渠道。国家移民管理局迅速将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提示》翻译成英法俄德日韩等多种文字……
病毒无国界,人类是命运息息相关的共同体。防控不力,疫情发生地人民遭殃,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也得不到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与国的交往日益密切,人员往来日益增多,这无疑增大了病毒扩散的风险。与疫情较量,人类唯一的出路在于守望相助、共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