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有通行证也受阻

2020-01-30 14:46

  这也得到了官方的验证。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人士透露,援助物资的车辆哪怕没有通行证,只要有相关证明,都可以在高速路上优先放行。

44.jpg

  不过,落地执行并没有那么顺畅。韵达湖北地区负责人告诉AI财经社,“武汉城里名义说可以走,但下面执行和理解也有误差,需要电话沟通才能解决,我们只能去定点的医院等几个地方,小区都去不了,顺丰和邮政相对好些。”

  疫情下的物流攻坚战

  如何做好疫区和非疫区间的物流协调,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

  在汉森供应链董事长、物流供应链专家黄刚看来,第一步可以设立二段式物流,“如果高速路不受疫区管制,可以建立临时枢纽,外地车卸货后,疫区内的本地车运回市内,这样双方不用深入接触。”

  不少公司已经沿用这种做法。韵达相关人士透露,韵达是“甩箱操作”,到高速路口卸下车厢,司机开走车头,韵达武汉的车来接走车厢,所以没有遇到过被隔离的问题。

  二段式物流的关键,在于疫区当地有充足的运力来接应。黄刚进一步提出,如果本地运力不够,可以从外地调拨车辆,供应疫区内部的短途运输,解决运力不均衡问题。

  但目前外地即来即走支援的车辆尚且不多,外地车长期在疫区短途服务的方案并不现实。卡车司机李星透露,他有11个微信群涉及近5000辆卡车,除了他几乎没人去湖北,从山东临沂到湖北孝感的1200公里,一路遇不到200辆卡车,而以往堵车都能碰到上千辆。如果让外地车长期在疫区运输,恐怕很少有人报名。

55.jpg

  很大程度上,这需要依靠疫区本地的物流资源。拿武汉来说,社会团体和物流企业等民间力量正在发力,武汉现代物流研究院、武汉物流协会联合壹米滴答、梦圆冷链、东风物流等企业及热心车主,组建防疫志愿货车车队和志愿私家车车队。

  他们分了两条线,大车负责大型医疗物资运送,小车负责医护人员通勤、小件医用物资和生活物资。很多无法进城的外地物资,都由这些志愿车队到高速路口接应。截至1月27日,志愿车队已承运口罩超120万只、防护服超200箱、食品饮料超2000箱、水暖建材超100立方米。

  “现在看来,企业很希望来支援,但不知道哪些地方需要运力,需要4.5米还是9.6米的车,有关部门应该合理评估需要哪些运力资源,然后做好统一的信息发布,以后构建智慧城市都会需要,这也是5G到来前对我们应对突发事件的一次重要考验。”

  在黄刚看来,物流信息混乱背后更是供应链出了问题,需求突发,供给失衡,供给产品保障的流通环节也失衡。他曾参与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的物资救援,发现灾区的物资供应一般分三波,第一波是口罩、消毒液、医疗器械等医用物资,第二波是米面粮油果蔬等生活物资,第三波是把临时性保障变成常规化保障,解决的是未来几个月城市消费的供应链问题,比如快递、外卖、餐饮的正常供应。

66.jpg

  “未来三个月,疫情放缓,疫区相对隔离的情况下,需要做好民生物资的科学预测和运营,比如预算出社区需要多少米面粮油,上报给供应商,组织工厂直供社区,甚至采用社区团购代采和用户自提方式。”

  1月27日,交通运输部召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领导小组下要增设专门物资运输保障小组,24小时值守,并预判快递需求增长的趋势,提前做好部署安排,保障物流畅通。

  AI财经社获悉,目前交通运输部已经开始统计各省市冷链车资源,以保障特殊时期的生活和物资供应。

  各大物流企业在开通“绿色通道”后,邮政、京东物流、货拉拉等企业承运的多批援助物资已经抵达武汉。满帮集团2017年在国家交通战备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发“交通战备民用运力(货车)动员潜力实时掌控与指挥调度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平台货车资源,在非常时期执行救灾抢险任务。

77.jpg

  回顾17年前的非典时期,一些社区超市和便利店推出了电话送货业务,不少餐饮企业也推出卫生分餐制、网上订餐服务。而今外卖、生鲜配送到家业务已相对完善,不少到家生鲜电商的订单出现激增,这在便民利民的同时,也为后端供应链带来更多考验。

  夜幕降临,被黑夜包裹的李星听着四周呼啸的寒风,劳累了一天的吴芳回应着几十个微信群的信息轰炸,各地高速上散落着驶向湖北的卡车。

  如今,疫情当头,物流人在路上。

  (文中吴芳为化名。)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