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日晚间,顺丰控股公告表示,顺达丰润、元禾顺风、嘉强顺风和刘冀鲁将减持不超过7.9%的股份。
2018年2月2日至2019年3月20日,嘉强顺风减持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1.03%,合计18.45亿元。
三季度归母净利43.11亿元
89.6亿购买理财产品
快递行业持续的价格战导致企业盈利承压,发展瓶颈苗头逐渐显露。
2019年3月16日,顺丰控股披露的2018年年报显示,去年营收909.43亿元,同比增长27.6%;归母净利润45.56亿元,同比下降4.5%;扣非净利润34.84亿元,同比下滑5.92%。
这也是公司自上市以来首次扣非净利润出现负增长。
在具体业务方面,顺丰在今年3月之前主要分为六大板块,包括快递时效产品、经济及仓储产品、新业务冷运及医药、新业务快运、同城和国际业务。
2019年3月开始,顺丰月度主要财务指标中供应链业务收入被单独列出,顺丰也变成七大业务板块。
最新的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11月,顺丰供应链业务营收5.40亿元,同比大涨575%。
2018年,顺丰时效板块营收为533.6亿元,同期增长14.3%,经济及仓储产品营收204.0亿元,同比增长37.6%,新业务快运业务营收80.5亿元,同比增长83.0%,新业务冷运及医药营收42.4亿元,同比增长84.9%,同城营收10.0亿元,同比增长172.2%,国际业务营收26.3亿元,同比增长28.7%。
与2017年的财务数据对比,顺丰六大业务板块中,占比最大的时效产品营收占比在下降,占总营收比重下降6.83%,快运、冷运和同城业务营收占比在上升,分别上升2.68%、1.45%和0.58%。
近两年来,顺丰对快运、冷运及医药和同城配送等新业务的重视表现得尤为明显,2019年上半年,快运营收50.72亿元,同比增长46.99%,冷运及医药营收23.52亿元,同比增长53.93%。
2019年10月,顺丰宣布同城业务从集团独立,开始发力围绕生活圈布局餐饮外卖等即时配送业务。
此外,去年三季度顺丰归母净利润43.11亿元,而顺丰用自有资金通过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单日最高余额为89.6亿元,未到期余额57.1亿元。
2018年开始,顺丰开启“买买买”模式,在新业务方面,顺丰更是不惜大手笔布局产业链。
2018年7月顺丰与夏晖成立新夏晖冷链公司,发力冷链业务,2018年10月顺丰斥资55亿,收购DPDHL供应链在在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的供应链管理业务,锤炼其供应链能力。
2018年,顺丰还先后以17亿元、1亿美元收购广东新邦物流、美元投资美国物流服务平台Flexport。
2019年10月,顺丰母公司明德控股领投本来集团D1轮融资,融资总金额为2亿美元,跟投方为北京电商投资、鼎晖资本、高榕资本等。
通过企查查app查询信息获知,领投的明德控股,注册资本11340万元人民币,实际控制人为顺丰创始人王卫,持股比例高达99.90%,而王卫也正是通过明德控股持有顺丰控股61.2%的股权。
从投资领域也可以看出,顺丰通过对外投资扩张新领域的试水,仍然以物流为核心,但也快速延伸至供应链管理。
截止目前,通达系四大快递公司仅有韵达一家未接受阿里的投资,外有强大的竞争对手,而企业自身资产负债率已高达52.22%。
开始试水电商件,目前在行业仍具有品牌优势的顺丰,如何稳定现金流、保净利润和提高市场份额,对于顺丰是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