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收割了一波行业红利的巨头企业们,开始拥有多幅面孔,他们一方面通过直接的兼并加强自身力量,另一方面陆续成立投资公司,通过资本的力量扩大自身影响力,加快战略布局全面化,完善公司整体的战略布局。
物流企业转身做投资,与单纯的资本机构有着不同的视角。从被投企业性质来看,被投企业都与参投的物流企业有着一定业务上的互补性,也更能涵盖地、货、车、人、数据、资金等多个生产要素,从物流环节入手,以整合产业链资源。
5、物流装备企业的投资机会
2019年,资本确实在冷却,但同时也在聚焦新方向——物流装备型企业异军突起,可以代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物流投资风向。
2019年,物流装备领域的融资13笔,大部分聚焦在仓储内机器人应用企业中。如今,加持技术的物流装备企业异军突起,资本开始关注。
比如,物流装备领域的多家企业获得A轮、Pre-A轮融资,地上铁、新石器等老玩家获得高额融资的同时,普拉托、科钛机器人等专注于更加细分领域的企业纷纷崛起,甚至A轮便拿到了亿元级别的融资
总的来说,新兴的物流装备企业逐渐得到重视,自身实力也逐渐显,2020年,这些物流公司才是资本投资的黑马。
寒风中的几把火
1、资本化退潮,数字化涨潮
每一轮商业变革的背后,都离不开科技突破创新发展,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从 3D 打印到 Ai 人工智能,科技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创造新的商机。
2019年最吸金的依然是科技企业,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技术加持的物流科技产品,在物流场景中纷纷落地实现应用。
细分领域的科技型物流公司,如卡力互联:整车运输+智能网络、撬动科技:航运+数据整合、神驼物流科技:集装箱公路+物联网都得到资本与市场的青睐。
现象背后或许可以给物流从业者们一些启示:避开红海,转战下沉细分市场,再借助科技的力量打造护城河。
2、安能的一分钱工夫,双桥的红军气概
市场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物流行业已经由暴利期转入微利期,物流人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向,创新实践新路径。
安能砍掉了快递业务,聚焦快运。而未来其要想在寒冬里活下来,就要把目标放在提高运营效率上。今年「双十一|过后,安能于11月12日迎来了货量高峰,其官方公布的数字是单日货量突破42000吨,再次刷新了行业货量规模的纪录。安能内部有一个口号:「只要求多赚一分钱」,以其现如今的规模,那么只要每公斤能省出1分钱,一年就能提利一个亿。
因此,接下来,安能要将更多精力集中于「节省1分钱、多赚1分钱」的研究,从效率上做提升,然后将这种积累效应,放到更大规模的场景中去。而这也将是快运行业接下来的常态。
11月,商桥拿到了一轮近亿元的融资。这种时间点依然能得到资本的持续看好,也显现出商桥确有独特之处。但居安思危,陈风雨重申,「商桥要选择做红军,能够艰苦奋斗,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能够全员参战,能够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上有飞机 且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没弹药的情况下,赢得天下。」
不论2019年物流世界如何起伏跌宕, 如何洗牌,提高服务质量和性价比,采用物流科技,以自动化、智能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掌握细分领域增长点,以专业化物流、科技物流为市场蓝海,依然是制胜的法宝。
柳暗花明哪一年?
回望即将过去的2019年,不得不让人感叹,这是物流行业颇为艰难的一年,但是,也极有可能是未来几年略为好过的一年了。
相比而言,目前还活着的企业就算好的了。企业只要保持现状,稳步过冬便好。
2020年以后,企业的业务还需要谨慎扩张和兼并,尤其是平台型企业,前期投入大,基本是「烧钱」状态。如今的形势下,大家首先要寻找生存之道,然后再求发展。
具有这种危机感,才能保持理性。都说2019年冷,但正是这种冷,也能让企业慢下脚步去认清自我,仔细思考未来的发展道路。而这个过程中,凡是打不倒他们的,都将使他们变得更加强大。
行业巨头想突破自身限制,唯一的办法就是纵向延伸;而中小企业要及时迅速长大,只有发展差异化。
这一年天很冷,但这才是出现好企业的机会。对于留下来的企业来说,2020或许是长大的机会。
市场在变化,企业在调整,资本在观望,行业永远在变革。物流的任何细分领域、任何企业靠吃老本自然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如何找准赛道、拓展方向,追上资本的浪潮,是摆在企业面前的必考题。
每个创业者要有着激情四射的一面,也有着如履薄冰的一面,2020年,决不是柳暗花明的日子,物流人还需静下心来,做好冬日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