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从上世纪50年代起,退休年龄比男士早10年,50岁一过就退休了。她要比男士提早10年拿养老金,一个月1千多块,一年就是1万多块,10年就是10多万。她又少交了10年养老金,每个人在岗就要交养老金,一年差不多一个月1千多块,一年1万多。一进一出一年两万多,10年20多万。以6亿城市人群来说,有3亿妇女,3亿乘上20多万就是60多万亿。分摊到40年,每年相当于增加1万亿养老金,必将缓和许多省份养老保险资金链紧张的情况。实际上妇女寿命比男士高5岁,你如果问她自己愿不愿意上班,大多数愿意上班。在法律意义上,应该形成60岁同工同酬同年龄退休。如果以后想要延长退休年龄,男性和女性共同从60岁延到65岁,把这件事改好了,不仅一年产生一两万亿红利进医保,而且还能多了几亿妇女10年的工作,又产生劳动力红利。
第五、降低运输成本
中国所有的货物运输量占GDP的比重是15%,美国、欧洲都在7%,日本地方只有百分之5点几。我们占15%就比其它国家额外多了几万亿的运输成本。中国交通运输的物流成本高,出了基础设施很多大一部分是新建投资、折旧成本较高以外,相当大的部分是管理体制造成的。由于我们的管理、软件、系统协调性、无缝对接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各种物流成本抬高。在这个问题上,各个地方,各个系统,各个行业都把这方面问题衔接一下,人家7%,我们哪怕降不到7%的GDP占比,能够降3-4%的占比,就省了3-4万亿。举一个例子,我们有十几万公里的铁路,这些铁路花掉近10万亿的资金,却只运输了中国全部货物的6%。其余的94%,汽车大体上运了84%-85%,飞机、轮船、管道运输也运一些。因为把货物转到火车上很麻烦,大家就把东西装上汽车,上千公里开出去,汽车烧的是油,火车烧的是煤,运输成本是火车的3倍。我们几十年开发区修的公共设施叫七通一平,但七通里没有铁路通。以前有一个规矩,只要一个企业有几十亿产值,火车就要开到厂里去。现在几百亿的企业货物运输,全靠卡车拉,这都是不对的。美国的铁路是100多年前造的,美国现在的货物运输量有20%是铁路运的,这就是节约。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很多浪费。
第六、有效配置城乡土地资源
由于城市用地的集约性,一个农民在农村的宅基地等建设性用地平均为250平方米,在城里的建设性用地平均为100平方米。全世界城市化过程中,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城乡的变迁,人口集聚到城里,农村里的宅基地等建设性用地会大幅度减少,就使得农村耕地数量相对增加,所以没有出现耕地短缺的问题。但我们的农民是两头占地,他到城里来算一波人,但是在农村里,宅基地还是留着的,我们的耕地因此就短缺了。宏观上城乡资源没有流动,没有配置,这就造成我们耕地短缺,住宅用地少,土地供应成本高,整个城市的房价也会高。
这里有一个城乡建设性用地指标增减挂钩总体平衡的问题。如果一亩宅基地产生200万元,1亿户家庭大概7千多万亿亩宅基地,如果有一半实现了城乡之间增减挂钩的转换,就是3500万亿亩。一亩地20万的话,就是7万亿,就是农民的一笔原始资本。在这个过程中,守住了国家法律规定的三个红线:第一,不能把集体所有权变成私有权。第二,守住耕地红线,把宅基地变成耕地,把耕地变成城市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形成平衡。第三,维护农民的利益,这个过程使农民因宅基地的这个指标转换增加十几万、二十万。三个有利,形成有效周转,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上六条,每一条都是制度性、机制性的改革,每一条都体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各种文件当中,早就提出来了。只要落实到位、执行到位,都会具有上万亿价值的改革红利,把这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干好,我们国家一年就会新增几万亿红利,GDP增长不是保5问题,而是达到6%理所当然。
(责编:杨曦、庄红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