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安全管理 保障危货安全高效流通

2019-12-20 14:40

  《办法》加强设备制造检验环节安全管理,建立车辆生产管理制度、罐体检验管理制度、罐体维修管理制度。

  《办法》对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生产管理制度进行了优化完善,按照《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结构要求》(GB21668)规定的EX/II、EX/III、FL、AT、OX等五种类型进行公告。车辆生产企业应按照《办法》要求在车辆出厂文件中标注以上车辆类型;承运人应按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第3部分:品名及运输要求索引》等标准,根据危险货物品名及包装类别,选择与之相符的车辆类型。

  罐车罐体未按国家要求出厂检验就出厂销售、定期检验制度缺失、检验机构把关不严、罐体维修改造操作不规范等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针对该问题,《办法》对罐体检验制度进行优化完善。液体危险化学品的常压罐式车辆罐体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办法》要求,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机构对其生产的罐车罐体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使用。

  在对装载危险货物的常压罐式车辆罐体进行重大维修、改造时,承运人应当按照《办法》要求,委托具备罐体生产许可资质的企业实施,并通过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机构维修、改造检验,取得检验合格证书后再投入使用。

  可以预见,《办法》的实施将会大大提升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和运输效率,促进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市场更加健康和规范,有力推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高质量安全发展。

  (作者系交通运输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专家组组长)

  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

  宁波镇海构建危化品运输安全防控体系

  陈利群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区域内有镇海炼化、原油储备基地等省部属重点化工企业,每天有近5000辆次危运车辆进出,将160多种近3万吨危化品运往全国各地。

  镇海区建立起完整齐全的基础设施、创新科技监控平台,构筑高效务实的监管机制,提升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形成镇海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防控体系。

  一体化监管集中式服务

  危化品流通涉及到各类企业以及多个监管部门,整体链条较长,风险点多。实施危化品源头查验和管控,是控制危化品流通风险的重要手段。

  宁波市出台了《宁波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规定》,将危化品道路运输监管从运输企业、车辆的运输环节,延伸至上游的生产、装卸和使用环节,实现参与者和监管者一体化运作和管理。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危化品生产、装卸环节对运输车辆的资质、人员资格实施五查验,确保装卸环节的合法合规;交警负责运输车辆安全性能、驾驶人资格和通行监管,交通部门负责运输企业资质、运输车辆资质和驾驶人、押运人员从业资格监管。在此基础上,镇海交警、运管、路政、城管等多部门组成了镇海区道路运输安全稽查大队,在三条进出石化区的通道上建立了6个执法登记点,实现全天候核查以及流动巡查执法,有效控制危化品流通风险传递。

  镇海区在危化品生产、存储和使用集中区域内规划了危化品运输车辆通行专用道和危化品运输车辆综合服务基地,使危化品运输车辆远离人员密集区域,并提供停车、性能检测、维修保养等全方位配套服务,有效遏制了危化品运输车辆在停放、维修等方面的不规范行为。

  专业化管理规范化经营

  镇海区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37家,车辆近1000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防范控制风险能力较差,难以适应道路危化品运输行业专业化管理、规范化经营的要求,给行业监管带来了难题。

  面对这一问题,镇海区积极探索推行道路危化品运输企业分级管理机制,在制度建设、安全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状况、违章记录等方面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企业分为A-E五个等级,以此为依据实施差别化监管,以监督检查、安全评估、约谈、定期汇报等形式对评定等级低的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引导企业向规范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不仅如此,分级管理考评结果还与企业经营发展紧密挂钩,作为企业增加运力、扩大经营范围审批的重要依据。

  在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有效激发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高、规范经营的企业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机制,不断做强做优;一般的企业自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向优秀企业靠拢;低等级企业在不断加大的整治和制约力度下,积极开展内部整改,镇海区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数字化监控精准化执法

  危化品道路运输数量大、品种多、频率高,要实现全程动态化监管难度不小。数字化是镇海区实现高质量监管的重要手段。镇海区按照实际监管需求,授权专业企业深入分析危化品道路运输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监管要点,建设镇海区危化品道路运输监管平台,实现全链条一个系统管理。

  业务开展前,危运企业要在平台上填报电子运单,上传危化品名称、运输车辆、罐体、驾驶员、押运员、计划转运量等数据,相关职能部门根据电子运单信息对危运企业装载危化品的全过程进行多次检验,并根据对车辆卫星定位数据、装卸企业源头危险化学品等数据审查,确保区域范围内危险化学品流向、流量等数据的即时、准确,实现区域电子围栏内各方行为精准监管,解决了以往对流通领域中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风险问题,为监管和应急提供了全方位的基础数据支撑。

  传统的设卡拦截、扫马路式执法人力资源耗费量大、效率不高。平台投用后,能够跟踪车辆在区域范围内的行驶路线、速度和方位,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将预警信息自动“双向”推送涉事企业与监管部门,提醒企业整改与部门监管。执法人员根据移动执法终端指引,及时赶到现场,实现执法过程的精准化。

  截至目前,平台已经实现对区域内1378家危运企业、19980辆危运车辆、22464名从业人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管理,向企业和执法部门发出6万条预警信息,有效遏制各类违章及异常行为。此外,平台对车辆运行过程、企业装卸行为、装载货物、地理数据和道路设施情况进行分析,为区域安全管控及化工产业提供更多有效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住房和建设交通局党委委员)

  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评估体系

  为危货运输编织一张安全网

  余绍桥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