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可能会发生大的变量。竞争性行业往往非常难预测,大家都在努力竞争,所以我们就需要一种终局思维,放到五到十年以后,这个产业最终的演进会到哪里去?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生物进化的理论,包括快递和社会物流,假设这个进化有利于我们的国家和消费者,实现社会成本最低化,也就是李克强总理提到的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如果竞争结构最终进化或者产业格局进化到实现社会物流最小化的话,是不是我们就知道未来是怎么样的?未来寡头可能会碰到两条道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突变。一条路是追求规模经济最大化,形成寡头垄断。一路竞争到现在,因为什么样的格局才是最小化?比如规模经济,如果我们相信规模经济是大拇指原则,那就意味着以后只有一家快递公司实现最大规模、最低成本。
另一条路是要持续竞争才能实现成本最小化。比如美国邮政在美国没有人跟他们竞争,政府一年补贴三十九亿美金,哪有商业企业能够和他们竞争?但是反过来他们的人均效率比中国低很多,失去竞争的时候也就失去了进化的能力,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是一样。美国的铁路和客运也是每年给纳税人带来几十亿的财政负担,美国的火车客运其实运送量也很小。我们讨论到终局的时候,仍然有不同的可能,目前我们也没有答案,希望和各位专家前辈学习探讨。
(二)路径
首先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快递行业是否必须经历更惨烈的价格战?快递行业本身的属性是怎样的?是更大的规模导致更低的成本,更低的成本导致更低的价格,更低的价格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规模继续领先,所以集中度自然提升。也许成本会不断下降,价格战会发生。
二是进化的两条路径,成本差异化还是服务差异化。欧洲和美国有大量的不同产品、不同时效,差别很大,但是中国到底需不需要?未必,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次日达在美国已经是最高端的服务,但次日达在中国未来可能会成为一项基础服务,如果越来越多的省份提供次日达,我们的服务真的可以差异化吗?我们已经把美国的奢侈品做成普遍服务,消费者可能就不需要差异化的服务。再比如科技进步是否会抑制差异化?例如原来顺丰的服务很好,好的服务品质来自于自营的严格管控。未来的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会让所有数据可得且可监控,加盟制快递的组织管理看起来松散,但也能够提供同样品质的服务。
三是通向寡头同样有两条路:一条是任由企业自由竞争,另一条是资本主导。为什么谈到资本主导?因为我们快递的上游是电商,电商有一个特点就是自然垄断。美国的亚马逊,中国的阿里巴巴,都是无比强大,如果我们的上游整合下游的话有可能把我们的快递通过资本的力量推动和集中,这个事情发生之前,社会和监管部门会如何定义这些问题、怎么定义这些边界,我想这些是我们产业需要研究的课题。
四、同城:即时物流繁荣的逻辑
刚才许教授也有说过,重新定义的重要性。同城本来不在快递里面。但很多东西都是不断地在社会和商业组织的进化当中再定义,比如时效、非时效、同城和传统快递,往后看的话相信一定是不断融合。
(一)过去十年,线上销售,品类分化
过去百分之三十的品类走到线上,食品饮料只有2%,但是线上 线下整体消费当中40%是来自食品饮料。所以如果电商或者快递要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最终我们会走向食品饮料,因为他们是规模最大、线上物联网的渗透率最低。为什么过去没有线上化?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比如不容易识别,需要即时交付,所以需要新的组织模式,商业企业已经通过创新去做,比如京东到家采用的是O2O的方式,盒马生鲜就是电商企业自己直接线下做物流,不同的组织模式就会探索新的领域。本质就是时间交易市场,京东达达就是消费者支付物流费用、购买时间,节约了半个小时买菜的时间,是消费者与快递员的时间交易。
(二)事实上,时效品类在零售额中的占比很高
食品生鲜是时效品类的典型代表,在零售额中占比第一。因为中国贫富分化,所以我们有更大的时间交易市场。现在不在监管范围内,未来快递公司可能会做这些,他们会不会做快递?也有可能,所以快递物流的定义可能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五、快递行业如何借力资本市场
最后我讲一讲快递行业如何借力资本市场。马局长说过邮政发展有五大问题,而这些都需要资本的协力。邮政发展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重资产,美国欧洲过去三十年没有出现一个新的国际快递公司,是因为联邦快递有几百架飞机和几千亿资产的积累,而新公司很难提供这样的生产服务、发展质量,过去几年我们看到快递公司收购转运中心,这些都需要资本市场,还有行业的发展和治理。其实在美国和欧洲,证券公司服务于政策研究、产业研究是非常普遍的,我们希望向各位专家学习,为政府和产业服务。
(一)电商快递
一是上市三年,估值变化与核心分歧。中国电商快递刚刚上市的时候估值是很高的,后面估值下来了,这是因为资本市场发现这个行业的价格不断下降。最重要的是目前估值是差异化的,本身也是资本上的作用,可能资本市场一家就值一百六十亿,另一家值一百八十亿,就是因为发展质量不同,资本市场就是奖励高质量发展的公司,惩罚低质量发展的公司。
二是春秋末期,分化和收敛仍将反复。当下处于春秋末期,相互分化,你追我赶,最大的特点就是成本趋近,可能这样会有一个风险,就是以后这个行业不会走向集中,因为成本曲线趋同意味着第一名和第五名差不多,没有办法进行市场化集中,那个时候我们怎么推进这个行业的发展?
三是电商多元化发展,快递产业链价值提升。我们相信电商是多元化的,自然规律可能导致当下的电商龙头会有更多对手,整个快递行业其实未来价值是越来越高的,我们很希望快递公司不要轻易地被电商企业控制。
(二)决定快递行业长期价值的三个变量
决定未来快递行业发展的有三个变量:第一是监管,监管的范畴,反垄断的界定,和价格竞争干预的尺度;第二是上游,电商垄断会不会对快递行业干预;第三是企业家,我们相信企业家的视野不同、选择不同,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合并或者出售。
(三)物流与资本:规模的正三角,价值的倒三角
我们认为市场规模和企业市值是相反的,越往下业务量越大,但是从市值和全球规律来看,最上面的那个就是最2C的阶段反而市值最大,因为消费品更容易赚钱,这是经济的规律。
(四)一级市场:智慧物流的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