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料法环,工厂管理分析最全干货!

2019-11-01 15:50

  a、不良严重程度的区分,发生不良时,要根据重要程度划分缺点等级;

  b、不良品处理

  ① 不良相关信息的收集、保存

  ② 不合格品的区分

  ③ 不合格品的处理

  ④ 不良品的再次确认

  ⑤ 纠正处理

  D. 物料的目视管理

  日常工作中,需要对消耗品、物料、在制品、完成品等各种各样的物料进行管理。“什么物料、在哪里、有多少”及“必要的时候、必要的物料、无论何时都能快速地取出放入”成为物料管理的目标。目视管理能有效防止许多“人的失误”的产生,从而减少品质问题发生;

  第三部分:方法与环境

  1方法的重要性

  处理任何一件事情,不论其结果如何,都会使用到某种方法。那么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同样需要方法。前面我们讲到了人员、机器和原材料,如果仅仅只拥有了这几样东西,企业并不等于就能顺利生产了。企业要赢利,方法是绝对少不了的。古时国家之间争夺城池有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各种商场谋略,这些都证明了方法的重要性。

  企业进行生产制造,从拿到订单到向客户提供产品,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与协调。那么这中间,各个部门之间如何协调都必须运用一套有效的方法。我们知道,一项活动的开展首先都应该有事先的计划,例如,材料的购入、机器设备的安排、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调度、计划用何种方式进行生产等。有了计划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实施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就难在采用何种方法使实施过程准确地朝着我们的计划目标发展。

  2方法的目的性

  合理进行生产

  使人相处和谐

  准确了解各种数量信息、生产系统状态,通过调整达到目标

  提高利用率、人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3方法的具体体现

  (1)为生产工作任务进行有效排序

  作业排序:在有多种不同物料、一台设备的情况下,每种都有各自生产时间和交货期,就要安排生产顺序,决定哪个作业首先开始工作的活动;

  基本原则:优先调度。

  充分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①满足顾客或下一道工序作业的交货日期

  ②使流程时间,即作业在工序过程中耗费的时间最短

  ③使在制品库存最小

  ④使设备和工人的闲置时间最短

  (2)进行作业安排,即按作业计划安排进行工作任务的分配

  计划确定——安排(人力、机器、原料供应等)——根据作业顺序和生产任务开具指令单(加工单、首件单、入仓单等)——指导人员作业内容。

  安排步骤:

  ①在生产计划规定的生产开始前,检查各种准备工作是否完成,能否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②根据生产能力,核实现有的负荷及生产余力,按作业计划分配操作人员具体职责,并发出开始作业指令。

  (3)机械使用方法

  不同的机器设备都有各自的使用方法,要求工作人员能熟悉其性能,很好的掌握和使用其操作 方法。

  (4)收集、记录与传递生产信息

  一般以投入/产出控制报告、各种状态和例外报告(预期和延期报告、废品报告、返工报告等)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了解各种信息和实际实行情况,知道其偏差幅度,进行随时调整。

  (5)生产过程评估

  通过个人观察、分析统计报告、分析生产记录等方式对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进行有效评估。

  (6)调整

  根据结果的具体实施情况,对生产计划和生产过程作适当调整,例如添加、减少或变更生产工序,生产流量的变更等。

  4生产进度计划

  (1) 定义:

  生产进度控制是生产控制的最主要内容,它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的始终,从生产技术准备到产品入库的所有生产活动都与进度控制有关。生产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已经制定出的作业计划,检查各种物料的投入和产出时间、产出数量以及产品和生产过程配套性,保证生产过程平衡的进行,保证产品能准时包装出货。

  (2) 目的:

  准时产出。就是要求在设定的时间,按照需要的产品,生产出所需要数量的产品,各种物料的产出必须按照计划进行,如果物料延迟,就会影响到整个产品的生产工作,反之,如果物料提前准备完成,会造成在制品过多积压,引起生产费用上升。

  (3) 基本内容:

  ①投入进度控制:即对产品或原材料的投入如期、数量以及提前期或延后期的掌握。投入进度控制是预先性控制,投入不及时或投入数量不足,必然会造成生产过程中无法平衡进行,产品无法按照制定的期限交货,甚至造成生产中断;如果投入物料过多,生产中的在制品形成积压造成生产中的浪费。

  ②工序进度控制:即在实现投入之后,要进行的具体的生产制造过程。其内容就是对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道工序生产的控制。

  ③产出进度控制:经过生产的每一道工序,生产出的产品也要进行控制,产出进度控制就是对产品的出产日期、出产数量的限制,其中也包括产出物料与产品的均衡和配套的控制。实现产出是整个生产进度控制的根本目的。

  5环境

  (1)工作场所环境:

  指各种产品、原材料的摆放,工具、设备的布置和5S;

  (2)对危险品控制:

  化学物品的堆放,诸如酒精、洗码水之类要放置在指定区域并标识,并在化学品堆放附近处放置防止化学品泄漏的抢救工具和抢救材料;

  (3)生产环境:

  指具体生产过程中针对生产条件对温度、湿度、无尘度等要求的控制;

  第四部分:工程变更

  1目的

  确保工程(“4M+1E”)变更的可行性,并对变更前/后的产品进行有效管理,防止异常发生;

  2工程(4M1E)变更内容

  (1)人员的变更

  a. 重要作业工程人员的变更(本公司指定的特殊工程)

  b. 新员工大幅度变更

  c. 作业监督者的变更

  (2)设备的变更

  a.工具的变更

  b. 机器、设备的变更

  (3)制造工程/方法变更

  a .生产、包装检查方法变更

  b. 工艺追加、废止、顺序变更等(不影响品质除外)

  c. 条件(或生产条件)大幅度变更

  (4)材料变更

  a. 材料外观变更。

  b. 材料供给者变更(生产厂家)

  c. 特殊生产辅料变更

  (5)其他变更

  a. 工作场所、工厂变更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