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新国标正式实施,权威解读看这里

2019-07-25 15:11

标准依据“绿色物流”的定义,按照开展物流活动的输入、物流运作、物流活动产生的能耗排放输出全过程展开,选取资源、运作、环境三个层面的共34个关键指标构建形成绿色物流指标体系。包括:

2.jpg

3.jpg

3、绿色物流指标核算方法

标准从可比、可量化原则给出了每个三级指标的核算条件性说明、核算方法以及和企业绿色化程度的关系。


★《物流园区绩效指标体系》(GB/T 37102-2018)

一、背景情况

物流园区作为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具有功能集成、设施共享、用地节约的优势,促进物流园区健康有序发展,对于提高社会物流服务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物流园区已由规划建设为主向运营管理为主转变。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园区专委会调查,2017年我国物流园区数量已经达到1638家,其中进入运营阶段的物流园区有1113家,占物流园区总数的68%,与2006年的24%相比有了大幅提升。

同时,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高度重视物流园区发展。2009年,国务院《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把物流园区工程列为9项重点工程之一。201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十二部门联合发布《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发改经贸〔2013〕1949号),这是我国首个物流园区专项规划。2014年,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发〔2014〕42号)将物流园区列为12项重点工程之一。

随着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各政府部门也将物流园区作为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主要抓手之一。但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多数物流园区尚存在资源聚集效应不强、多式联运衔接不畅、综合服务能力不足、运营管理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物流园区发展现状与十九大报告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极不相称。2017年12月18-2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可见绩效是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