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我们可以简单的说两个例子。一个是追货的场景,这个我们从最早的做单纯的箱里面的货,到现在追单,追箱,追货,到追仓,一系列基于物联网的变化。最终我们希望可以把每一件货物都管理起来。如果可以把每一件货物都管理起来,那所有的物流或供应链的数字化过程,其实就从另一个角度被管理起来了。因为你要不然就是管载据,要不然就是管单据,要不然就是管货物。这三个事情管起来之后你就距离全场景全流程化的数字化更近了一步。
追货的场景可以分为一次性,分成批次,多种传感。右边的设备是一个蓝崶,能够锁在车上。它是电子化的,可以放在车上,可以放在店门口,甚至放在箱子上,我们现在一个新的场景是放在装货的货箱上,开关的动作都可以记录下来,知道你的时间点,甚至可以给你授权什么位置上把它打开,所有的过程都能被管理起来。
另外一个方向上,我们经常讲司机的运输过程中的主动安全。我们大量的工作往往不是在设备上,而是在平台侧。怎么能够让这个设备真正利用起来。以前这些设备基本上都在做监管,怎么把司机更好的管理起来。但实际使用中发现,在无人驾驶没有广泛使用之前,司机作为一个个体被管理的时候,实际上他不能被规范管理,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和整个车辆安全角度来说,其实它并不安全。尤其司机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管理效率其实是低的,更容易出危险,因为疲劳等原因更容易出事。所以我们会做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包括我们今天讲的实时联动通知,语音干预等一些列背后的手段,我们希望可以形成对司机整个场景进行监控。
我们的设备能让司机和家人每天某个时间去通话,通话是使用APP,司机在使用APP的时候,下面会把他今天做的很多的操作记录下来,他的家人看到他的哪些行为比较异常或危险,这个时候就可以帮助他,培训他,提高他的安全意识。之前我们做的时候想的是,如果发现了他的异常行为,就让家属给他打电话,其实这个是非常危险的。基于这一系列设备侧的计算和平台侧的计算,产生一系列的结果,会把他联动起来形成数字化的场景,真正去更好的在时效成本和体验上,形成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
另外一个服务案例是全球物流可视化。包括通关,报关的过程,预约的过程,以及路由的过程。
看到我们提供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包括订单、车辆、设备资产以及运力的资质的管理。动态路由体系中从门岗入园检查到最后的出园检查。智能预约体系从采购到任务发布。以及最后取得的最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