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里的风暴:一年卖出去7000多万杯,瑞幸为啥还亏16亿?

2019-04-26 10:19

  截至3月底,瑞幸咖啡在全国22个城市共开出2370家门店,其中91.3%为快取店。除白领集聚的写字楼外,还开始瞄准高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都已开出新店。

  尽管快取店面积小、装修简单,但门店租金成本并不低。至2019年第一季度,租金成本及其他运营成本占整体营收近六成。即使减少推广、压低补贴,也很难摆脱亏损。

  

640.webp (53).jpg


  瑞幸季度财务数据

  瑞幸咖啡未披露单店的盈利情况,狂奔之下,这似乎不是它首要考虑的问题。而“外卖咖啡”的先驱连咖啡,在今年初被曝出关店潮,关店比例高达30%-40%。据《好奇心日报》报道,连咖啡关掉了一批负毛利的咖啡站,目的是尽快回到盈利状态。

  瑞幸咖啡离“中国第一”还有多远?

  钱治亚说,瑞幸咖啡2019年的发展目标是零售门店总数超过4500家,在门店、杯量等方面超过星巴克,成为中国第一咖啡品牌。

  对瑞幸咖啡而言,国际老牌投资机构贝莱德的投资,名头比钱重要。此前,瑞幸咖啡接受的三轮融资的投资方,如愉悦资本、大钲资本等,几乎都属于陆正耀的“朋友圈”。但来自“星巴克第二大股东”的投资,则能帮助瑞幸咖啡面向国际投资者时多几分底气。

  “星巴克挑战者”的名号,讲给投资者是个不错的故事,正如京东上市时自诩“中国版亚马逊”。但瑞幸咖啡的实力相较星巴克还差之甚远。

  彭博周刊援引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数据称,2018年中国咖啡市场,星巴克的市场份额为50.7%,占据半壁江山。瑞幸咖啡为2.1%,排在第四,尚不敌麦当劳、可口可乐(Costa咖啡)、连咖啡。

  瑞幸咖啡得以在线下狂飙猛进,是以低租金、简装修的门店,以及全自动咖啡机降低了复制扩张的成本。瑞幸咖啡现有的16000多名员工中,约有一半是兼职员工。

  但从咖啡口感、消费体验来看,瑞幸咖啡所对标的并不是它口中的“星巴克”,而是便利店咖啡。二者聚焦的人群也十分类似:白领或学生,善用互联网,注重品质、讲究效率。

  但瑞幸咖啡处在一个尴尬的竞争地位。论咖啡文化、消费体验,短时间内,它很难与在中国苦心经营20年的星巴克相抗衡;论购物便利性、商品丰富度、价格,它一时也无法突破便利店所建立起的供应链壁垒。例如,全家便利店的“湃客咖啡”使用保质期更短的鲜奶,这是星巴克、瑞幸咖啡都难以做到的。

  无疑,瑞幸咖啡“激活”了中国咖啡市场。通过它的迅猛扩张,人们得以窥见中国咖啡消费的勃勃生机。它的对手们也在行动,这将加剧咖啡市场的竞争。

  去年9月,星巴克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专星送”咖啡外卖服务,星巴克也罕见地为专星送消费者提供了“配送费立减” “买一送一券”的优惠。

  

640.webp (54).jpg


  星巴克“专星送”优惠

  据全家湃客咖啡负责人介绍,2018年,全家湃客咖啡累计销售约5000万杯,2019年将独立开店,目标是1亿杯。湃客咖啡还推出“买五赠五”的优惠,算下来一杯单价仅需6元,比瑞幸咖啡便宜不少。

  质疑、讥讽、轻视,这一切都没能阻挡年轻的瑞幸咖啡走向纳斯达克,而当它敲响上市钟声那一刻,中国的咖啡战事,又将迎来新的开场。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