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位一体仿真实训平台
2010-08-27 13:50
培养港口物流专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都已广泛应用于教学各领域,从此引发了一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革命。在这样的形势下,物流课程传统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手段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人才,需对现有的物流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港口物流实践教学现状
国内高校港口物流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这种模式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由政府主导、企业协同下形成的,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和企业经营理念发生了转变,在学校与企业间还没有建立起新的协同关系的情况下,到企业实习,很难满足岗位技能和综合能力训练的教学要求。二是在校内模拟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如设立港口运营模拟实验室。这种模式一般是学校通过选取一间较大的实验场所,配备一些工作台和相应的实验用品,设计一套业务流程及实验数据,对港口物流业务处理过程进行模拟实验。相比而言,这种模式一次性投资少,基础性训练效果好,在全国得到普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模式业务流程相对简单,实验实习功能单一,真实性、综合性差,现代化程度偏低,很难满足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近年来一些高校建立了现代化、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实验实习中心,但在仿真性和功能的综合性上仍未能满足要求。
综合来看,目前国内港口物流仿真实训平台研究与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研究与实践经验不足,理论整合较少;
(2)表层描述多,而深层探讨少;
(3)物流类一般性研究与实践多,而港口物流类个性化研究少,笼统地谈论居多,而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成果少,特别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港口物流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更少;
(4)针对大学教育情况提出的港口物流教学与科研的经验和理论较多,而对于社会培训的经验和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创建一个功能齐全、集教学、科研、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程度高、仿真性强、适用于港口物流类专业的实训平台,来改善港口物流实践教学。
二、港口物流实践教学设计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结合港口物流特点,进行综合性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么教等进行设计。教学设计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
(一)港口物流实践教学目标
(二)港口物流实践教学思路
图1 港口物流实践教学思路
(三)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内容
(1)在实验内容设置中,将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融合为一体,避免交叉重复,形成更为合理的专业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
(2)组织大量仿真港口物流实际运营模式的实践教学。
(3)实现教学内容、类型、方式的多样化。
(4)完成课程网站的建设,实现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建立课程实验平台,提供网络实验条件。
(5)形成符合我国港口物流特色的实验类教材。
(6)基于港口物流仿真中心,进行理论模型开发、软件开发与测试。
(7)提供产学研合作开发、服务社会的平台。
(四)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
(1)讨论互动教学方法
(2)开放式自主实践教学法
(3)“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位一体互动教学法
(4)目标驱动教学法
(5)课外科技活动指导方法

图2 港口物流实践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