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以软件产业、金融服务业、物流服务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也已成为国家产业政策倾斜的对象。全国各地园区争相发展现代服务业,大有“一拥而上”之势。赛迪顾问认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有效推进园区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
园区集群式发展对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产业集群形式构建起来的园区在产业不断发展同时,对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进而带动区域产业的发展,而且需要现代服务业嵌入产业发展过程中,突出解决产业各环节的问题,弥补产业在某些环节的缺失。
集群发展需要多样化的现代服务业部门。产业集群的发展就是不同产业链、不同环节提升过程,不同产业发展环节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不一样,客观上要求现代服业具有各种服务机构和部门,以期满足产业的不同发展需要。因此在产业不断提升能级的同时。现代服务业也需要相应跟进,在发展中壮大现代服务业的部门和功能。
现代服务业为产业集群式发展提供支撑作用
首先,产业集群的发展,不单单是各个生产部门独立发展的过程,而且是集群内所有部门通过合作与竞争共同发展的结果。集群内企业不断追求技术与产品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内部资源,同时努力降低外部交易成本。企业在追求成本无限降低的要求下,各个企业彼此聚集,通过共用区域内基础设施和其它专业服务,实现集聚经济效益。现代服务业正好适应企业对集聚的要求,现代服务业不断构筑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在满足企业所需的基本服务的同时,也不断提升配套设施的层次,以期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区域环境。因此,现代服务业适应了集群企业对成本节约的要求。
其次,现代服务业通过嵌入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为集群产业链提升服务。产业链提升需要不断捕捉世界信息与技术发展,而集群获取信息与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现代服务业中的中介机构可以发挥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产业链的提升过程是知识不断交流的过程,非正式交流和正式交流都在创新发展中发挥较大作用。现代服务业为非正式交流创造了平台,有利于知识的扩散。并且,产业链提升过程,是对传统设备改造过程,资金需求很大,风险也很大,因此风险投资的不断注入为产业链提升提供了坚实基础。
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
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并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这主要表现在许多制造企业的专业服务呈外包趋势,制造业中服务的投入大量增加,使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彼此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美国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致力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把企业的专业服务进行全球外包,这一成功的运作,极大地提高了美国产品和服务的全球竞争力。这也进一步刺激了其他国家制造业对服务业空前高涨的关注热情,全球各地的许多制造商(诸如汽车、家电、计算机等)同服务企业一样注重管理他们的服务。这些制造商已充分认识到企业要进行全球竞争必须要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不仅是企业一个至关重要的竞争手段,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潜力所在。
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可以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并大大提高其质量。近几年来,国外许多原有的制造型企业通过大规模的进入或兼并现代服务业企业来整合原有的业务,如GE通过进入金融业为其客户提供贷款,来刺激其产品的销售;HP公司通过兼并服务性企业,从而为客户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销售到咨询的全套服务;IBM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由制造型企业成功转型为服务型企业等,这些均有力地说明了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日益密切并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更值得关注的是,现代经济已经出现了现代服务业主导制造业的现状,经济活动发生了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变,制造业部门服务化趋势非常明显。这集中表现为:一是该制造业部门的产品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的,例如通讯和家电产品;二是随产品一同售出的有知识和技术服务;三是服务引导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