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的研究报告表明,今后10~20年,中国制造业提高效率都将围绕物流供应链展开。另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的产值将达到12000亿元,物流信息系统将成为企业应用最广、最重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之一。这意味着中国物流软件市场在不远的将来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前景广阔。
对国内物流软件供应商来说,要想实现快速发展有两条出路可供选择。
第一,实现产品的模块化、标准化、规模化。
说得严重些,产品的模块化关系到物流软件企业的生死存亡。一些物流软件企业之所以在演变与竞争中能够存活下来,一个重要的技术原因就是,它们实现了软件产品的模块化,这样可以减少后续项目开发的成本,而且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企业逐步具备了高超的业务分解能力。对外界来说,需求不同,物流软件产品随之千变万化,但对内行而言,只不过是组装方法不同而已。
产品模块化,在今天的信息行业,可概括为SOA的架构,成为技术发展的一个指导思想。作为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是指模块化、标准化、平台化的中间件(模块),不过这种模块是功能模块、服务模块,不是技术模块。业务人员在分析客户需求时,要分析模块化和标准化的需求。SOA使得企业物流在千变万化的过程中能够降低开发成本。现在,功能模块有了一些中间件商品。
第二,立足行业服务,做专做深。
不同行业的物流自有其特点,任何一个物流软件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行业。因此对物流软件企业来讲,必须选准一个或几个行业,深入了解行业特点和企业运作模式,开发出适合这个行业客户需要的软件产品,满足客户深层次的需求。我们都知道北大青鸟是IT巨头,却不知它还是石化专家和物流专家,是非常优秀的石化企业物流信息化服务商。由于北大青鸟深入行业内部,熟悉用户需求,所以石化行业信息化项目多数都被北大青鸟夺去。这是件很具启发性的事。一些中小物流软件企业的做法往往与此相反,为了生计,总是到处撒网,希望捕到大鱼。这必然导致它们缺乏对行业的了解,势必难以提供深入的个性化服务,最后出现“其生也忽焉,其灭也忽焉”的怪现象。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相关人员注意:当设计物流软件时,应以业务整合的牵头人为主导,IT商不能作为主角,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客户需要的物流信息化软件。因为物流信息化的核心是业务的整合、流程的整合、资源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