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落下帷幕,从数据来看,成交规模、用户规模和商家规模呈现继续增长态势;从包裹数量来看,总量52.64亿件,峰值6.39亿;从商家与消费者反映来看,快递速度,送货上门,还较为满意。
双11依旧是观察快递的窗口,褪去热闹的场景,进行深层次的盘点,我们觉得今年的双11,物流人淡定中更显从容,平静中更彰活力,在此谈几点认知,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快递物流,融入电商产业链
如果说,春运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那么,双11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商品流动,因此,对于物流来说,是一场大考,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物流行业的格局。快递公司不仅是电商网购和十五年双11的主力军,同时也在不停地迭代并衍生出多种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商机。
不少人感慨双11似乎略显“平淡”,没有以往的那么猛烈和热闹,各平台依旧默契的没有披露具体交易额,快递巨头也未像往年那样高调秀数据,平静的外表下,今年的双11似乎也没有那么平静,而对物流来说,新的行业发展趋势已经涌现出来——不仅仅送货,而是融入电商产业链。
也就是说,快递物流双11的成绩不再只是依靠“包裹量”规模这单一维度,而是衡量快递物流如何覆盖电商全链路,融入到其产业链中的程度。
电商平台的互联互通迈向新阶段,与之密切相关的快递物流,也融入其中,本届双11,为了满足不断升级的购物大促快递物流服务需求,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各大快递企业纷纷融入商家全链路,进行了购物大促运营和服务模式的优化升级。
双11物流,通过大数据把“爆款”商品前置,实现仓配全链路的可控及智能算法对预售订单的精准预测。
比如,菜鸟供应链智能计划,融入到品牌商家多渠道管理,跨区域库存方面,使这个双11更轻松、更高效;通过新增“智能换单”“在途可售”功能,智能匹配同城市同结构包裹就近派送、不让包裹走“回头路”,有效帮助商家降低库存压力和逆向成本。
以联合利华为例,通过菜鸟的预测模型,其官方旗舰店的跨区发货率、跨仓拆单率和库存周转水平同比均有大幅优化。
再比如,中通牵手茅台,除了业务层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外,背后构建着更大的跨度融合,不仅包含中通快递,还有快运及智运,更像是一种合作的“升级”版,根据双方的“专长”实现“个性化”定制,共同围绕酒类行业供应链进行有效融合。
而今年双11,申通与巧厨的深度合作也是如此。巧厨多以冷冻、冷藏品蛋挞皮、黄油、奶油等烘焙食材为主销品,申通以“申咚咚”服务融入其供应链,在保障时效快速的同时,也满足对于送货上门的较高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双11是电商大促的重头戏,为了赢得先机,商家必须把商品提前下沉、存储在前置仓库里,这就让快递企业融入电商产业链成为必要。
今年双11期间针对品牌预售,顺丰首次发挥在全国范围内多频中转能力和灵活协调资源能力,基于仓配一体、上仓下中转多班次散货的资源组合能力,“以配驱仓”助力品牌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分仓和履约配送。
双11的商业形态随着新模式、新力量的加入开始拓展和生长,快递物流行业作为双11购物狂欢节的一个重要环节,正重新定义自我,以多年的历练中积累的经验,形成了趋于完善的应对体系。
从2009年到现在,双11走到第15个年头,市场在变,客户需求在变,面对双11,消费者的比价和理性消费的行为在上升,对于快递来说,更强调服务质量和创新开拓。
总之,双11的渠道变多,玩法也变得多样,作为与之相依的快递和物流,必须要对这些变化保持足够的敏感,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快递业作为电商和消费者之间重要连接载体,在经历十五个网购高峰周期后也完成“进化”,正深度融入电子商务、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等产业链。
二、科技创新,面对巨量更从容
双11刚结束,12日晚间,阿里云发生故障:“阿里云盘崩了”“淘宝又崩了”“闲鱼崩了”“钉钉崩了”等话题相继登上热搜,看来,电商物流智能化的路程还漫长而遥远,但是无论如何,今年双11,由于科技的创新,智能化的应用,面对巨量订单,物流人更显得从容。
“双11”大促期间流量暴增,从数据推算,多家快递的业务量破亿,但是由于科技的加持、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让前几年一到大促就物流“爆仓”、滞留的窘境已经不再复现,并且时效性也大大提高,各家都推出了“史上最快”的物流承诺,从卷送达到卷时效了。
双11的挑战促使物流企业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的技术和服务,提高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促使物流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应对庞大的订单量,许多物流公司开始采用自动化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如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实现了从仓储管理到配送的一体化智能服务。
今年的双11来,头部物流企业均已进入用物流科技服务广泛行业重要客户的阶段,如何用科技降本增效、提升商家和消费者服务体验成了行业新命题,智慧物流技术覆盖物流全链路,用技术撬动商业竞争力、提升服务体验成为核心。
双11,是一场对物流数字化、智能化能力的检验。出于对于自身“黑科技”的自信,双11期间,菜鸟国际快递启动了全球首个跨境物流实况直播:通过48小时不间断直播,菜鸟全国最大跨境物流园区、最大自动化航空货运中心、规模最大的智能分拣流水线等,融合了大数据分析、智能终端技术等多项“黑科技”亮相于视频。
双11期间,德邦所构建的成熟技术与新兴技术相搭配的科技体系开始大展拳脚,通过大数据环境方案,重构实时数据核心应用场景,引入算法逻辑提供实时精准货量预测服务,实现收、转、运、派无数场景的串联。
而顺丰运用科技能力建立订单“寻仓寻配”的模式:基于下订单的消费者的地理位置、物流成本,结合品牌商库存,系统综合判断分析,直接推荐订单从最合适的仓库出货,在约定的时间,以最佳的配送方式交给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