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随着政策的成熟,许多上市公司热衷于分拆上市,不时有分拆上市方案发布,电商物流集团也加入其中,跃跃欲试,前有京东,后有阿里,各自展示了分拆上市的路径与蓝图,成为新一轮竞争的主打牌,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分拆上市热起来
所谓分拆上市,是指上市公司将部分业务或资产,以其直接或间接控制子公司的形式,在境内或境外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或是实现重组上市的行为。
自2019年12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以来,作为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分拆上市为上市公司产业扩张提供了新思路。大量上市公司发布了分拆上市方案,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中旬,今年已有近30家上市公司披露分拆上市计划,近两年,累计已有近120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分拆子公司上市。一般来说,分拆上市目的主要包括:理顺公司组织和业务架构、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具体地说,上市的公司将自己旗下的部分资产或业务——一般是优质资产——单独打包后,以控股子公司的形式独立上市。作为资本运作的一种模式,首先体现在融资上,通过分拆上市,子公司实现了与资本市场直接对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可为企业发展募集资金,改善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增强其发展后劲。但又不是仅圈钱那么简单,通过分拆上市,相当于运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管理逻辑错位和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有利于理顺公司的业务架构,完成精细化的经营管理,降低债务负担,优化财务表现,也更有助于分拆出去的子公司聚焦其优势主业。分拆上市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一业一企、一企一业’的专业化整合,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子公司的治理结构、优化治理机制,释放潜在价值,实现价值创造与价值重塑,为子公司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分拆上市使得新公司的业务定位更加清晰、优势资源更加聚焦。对于集团公司来说,围绕主营业务周边拓展新兴业务,孵化出优势业务,放在集团内,估值严重不足,把新兴业务尽可能和原有的主营业务分隔开势在必然,分拆之后,不仅估值提高,也让母公司集中主要精力和资源做好主责主业。对于母公司来说,可以有效提升其市值和品牌影响力,分拆几个上市公司,分拆后获得的溢价红利都能够有效提升公司估值,有利于扩展母公司融资空间和融资渠道,有利于提升母公司和子公司市场整体竞争力及盈利能力。分拆上市的公司,一般由母公司占50%以上的股份,还是母公司的子公司,比如,菜鸟分拆完成后,阿里将继续持有菜鸟 50% 以上的股份。母公司通过继续控制子公司分享分拆上市带来的商业效益,两者相辅相成形成的双赢局面。分拆上市,无论对资本市场还是实体经济,从概率来看,大多数案例是创造价值的,很多成功的案例证明了分拆上市能够扩宽企业融资渠道、获得股权二次溢价,实现企业及股东利益最大化。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去孵化具有潜力的子公司,然后通过分拆进入资本市场完成上市,形成良好的资本市场循环。
国资委明确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分拆上市作出工作部署,支持有利于理顺业务架构、突出主业优势、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价值实现的子企业分拆上市。分拆企业上市,除了能够促进旗下被分拆业务板块的独立发展和做大做强之外,通过合并报表也能促进自身业绩的成长。从理想的角度说,分拆子公司上市,更多是出于对公司治理和长期战略的考虑,随着国内经济的加速发展以及后续政策端的完善,分拆子公司上市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国内上市企业分拆上市也逐渐成为常态化。
二、电商物流主打牌
就国内来说,电商赛道竞争激烈,不仅有三大传统电商阿里、京东、拼多多争雄,而且有内容电商抖音、拼多多的后来者追赶,作为历史较长,成熟度较高的电商巨头,急需资金来加固自己的护城河,分拆上市就成为其主打牌。近年,特别是近期,阿里和京东纷纷分拆旗下公司上市,吸引了诸多关注。阿里将阿里云、菜鸟、盒马生鲜分拆上市;京东将京东产发、京东工业分拆独立上市……阿里系和京东系的全方位竞争,不仅表现在母公司,还体现在将要分拆上市的公司估值的比拼上。进入2023年,阿里巴巴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不是张勇等高层管理者的变化,而是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成立六大集团,其实就是分拆上市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