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物流与德邦的收购案更进一步。
3月13日,京东物流发布官方公告,将以89.76亿元收购德邦物流66.49%股份。双方将在快递快运、跨境、仓储与供应链等领域展开深度战略合作。
来自京东内部的消息透露,京东物流CEO余睿在近日的内部管理会上明确表达了对于两家合作的原则要求:德邦物流品牌依然会保留,作为A股上市公司依然会保持独立运营,京东物流会竭尽所能为德邦物流管理团队和员工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会竭尽所能帮助德邦物流更好成长。
同时,德邦物流董事长崔维星近期也在内部会议中表示,公司还将继续保持品牌和团队独立运营,他也将继续管理公司,“外界所流传的整合、裁员、合并等事件不会产生”。
至此,这场物流行业两大头部公司的收购案路径逐渐明晰。
京东物流收购德邦,市场早有传闻。资料显示,早在2019年前后,京东物流与德邦就有接触。而进入2021年,业内也陆续传出德邦被收购的消息,只不过彼时的传闻“主角”是顺丰、抖音、韵达。
到了2022年1月,京东物流则成为传闻中德邦的收购方,2月28日、3月2日、3月7日,德邦三次因“重要事项未公告”而停牌,更是让德邦被京东物流收购的消息被市场广泛关注。
直到3月12日,德邦物流连发四份公告,披露京东物流将收购德邦股份66.49%股份,成为德邦控股的间接控股股东。此事才算是有了官方路径。
对于这次收购,业内多认为是“强强联合”的事情。德邦是快递物流行业的重要公司,提起德邦,多数消费者也能联想到那一句“寄大件,找德邦”。对于业内来说,德邦也是“零担之王”,并且有着“物流黄埔军校”的名号。
资料显示,德邦快递成立于1996年,到了2010年德邦营收即突破26亿元,成为国内零担物流的王者;2013年,德邦全年营收94亿元,是排名第二的天地华宇的一倍还多;2015年德邦零担业务收入就有112亿元,高于零担运输企业第二至第五名的收入之和……同时因为在行业内首家启动校园招聘,并养成了严格缜密的选拔和培训机制,培养了大批物流人才,德邦也被称为“物流黄埔军校”。
这样的德邦,对于京东物流来说,自然是“如虎添翼”,德邦擅长的零担物流、快运领域,将会是补齐京东物流板块的一块重要拼图。
而京东物流背靠的巨大市场,以及其所擅长的“仓配一体化”、“一体化供应链”能力也可对德邦有所助力。业内人士表示,合作后,德邦快递将获得京东物流长期稳定的战略支持、管理协同、技术赋能和供应链智能化改造,这将成为夯实德邦快递快运核心优势的重要力量。
2007年,京东物流作为京东集团旗下内部物流服务部门而诞生,到2017年4月,作为独立分部运营,再到2021年5月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京东物流的发展不可谓不迅速。在官宣收购德邦前夕,3月10日京东物流发布上市后首份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京东物流总收入达1047亿元,同比增长42.7%,成为顺丰之外,唯二的营收破千亿元的物流公司。
这背后,是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的显效。从京东2021年财报可以看出,2021年,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达711亿元,其中来自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同比增长54.7%,服务了安踏、波司登、斯凯奇、沃尔沃汽车、无印良品、小米有品、芝华仕等超30万企业客户。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京东物流与德邦的收购案才迈出关键一步。德邦在其《公告》中也指出,“本次交易尚需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并取得批准”,并且“尚需经受让方间接控股股东 JD Logistics, Inc.(以下简称‘京东物流’)股东大会以及受让方唯一股东京东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的审议批准”。
消息传出之后,京东物流(02618.HK)与德邦股份(603056.SH)的股民论坛已经“炸开了锅”,不过由于处于周末休市期间,两个股票并未有明显波动,但不少德邦股民期待“周一开市后一字涨停”。正如股民所期待,3月14日,德邦股份开盘后一字涨停,报收13.93元/股。
等待尘埃落定时,京东物流和德邦的联合,能否达到“1+1>2”的效果。物流行业又将在两大头部公司的结合下迎来何种变动和挑战,还需等待时间给出回答。
京东看上德邦什么?
京东是中国电商零售领域里最注重物流服务的公司。但自建物流从来都是一件苦差事。2007年,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提出要自建物流体系时,也遭到了股东们的质疑。
到现在,京东物流从独立运营,到港交所上市,一路过关斩将,交出了不错的成绩,也打造了物流行业口碑。京东物流2021年全年财报显示,2021年京东物流总营收达1047亿元。虽然不及顺丰的2000亿元(按月度数据口径统计),但也仅次于顺丰,高于圆通(451.31亿元)、申通(预计241-265亿元)。
在覆盖范围方面,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已在全国拥有超1300个仓库,超30万名一线员工,并在全国93%区县、84%乡镇实现了当日达、次日达。更多的赞赏来自于消费者,不少消费者就表示,“只有京东会送货上门”,并且“次日达的时效非常高”,以及“快递员服务态度非常好”。
但京东物流并非没有压力。一是在外部客户方面,虽然京东物流从2017年正式独立,全面对外开放,到2021年,四年多的时间,来自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已经达到56.5%,提前超额完成独立之时定下的“五年外部收入占比过半”的目标,但是如何获取更多的客户资源,进一步提高这一比例,仍是一个有压力的重要课题。
另一短板则是在快运网络方面。
德邦作为“零担物流之王”,恰好可以完善这一拼图。资料显示,公路运输是我国最主要的货运方式,占货物总运输量的70%以上,而在公路运输中,又以单票的重量大小分为快递、零担和整车三种主要形式。分类别来看,快递是消费者最熟悉的运输方式。但整车、零担市场规模更大,根据2020年数据,整车、零担、快递的市场规模分别为3.8万亿元、1.56万亿元、0.88万亿元。
创立于1996年的德邦,截至2018年都占据着零担物流市场王座。而且目前德邦已经联动快递、物流、跨境、仓储与供应链,成为综合性物流供应商。德邦股份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快递快运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约97%,达218.61亿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德邦物流在全国拥有超3万个营业网点、140个仓库、超2000条干线路线。
将德邦纳入麾下,可以让京东物流快速获取一张覆盖全国的快运网络,有效提升网络能力。燃财经也留意到,在快运领域,除了德邦,京东物流还于2020年8月收购了跨越速运,后者的长处同样是在快运领域,尤其在空运、2B端具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