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管理京东?

2022-02-23 15:01

ll.jpeg

  虎年春晚,京东吉祥物Joy出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至此,京东成为第二家参与春晚红包盛宴的电商平台。在摇一摇的音效中,15亿红包无门槛派发,老牌电商的豪气尽显,却也暴露了它和腾讯蜜月期结束后,对春晚流量池的迫切渴求。这一点小心思,是京东不愿正面提及的。

  比起流量见顶的消费互联网,现在的京东更乐于把自己定义为产业互联网,强调重资产的属性。此次担任春晚的新媒体互动承接商,即便扮演了流量入口的角色,京东依然坚持线上+线下的联动特色,以此暗喻对实体产业的影响,同时,京东物流板块也打卡第10个“春节不打烊”,向外界进一步证明了它的硬实力。

  然而,现实与自我定义之间,横亘着京东式的“拧巴”:一面在春晚抛头露面买流量,靠红包拉拢用户;另一面又标榜自己是新型实体产业,从不存在流量焦虑。

  自2019年京东新高管团集体亮相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后,外界习惯于将京东物流、零售、数科三大业务定义为三辆马车,三架马车能跑多快、能跑多远,也成了业界津津乐道的话题。在繁荣景象的遮掩下,人们仿佛忘记了京东前几年的沉寂,眼看着拼多多高楼渐起、短视频下场抢位,但自家业务却不温不火,单电商业务层面,市值也差了阿里好几个身位。

  与其讨论无解的动力问题,倒不如把目光投向这架马车本身:车夫是谁,谁又在车上。关于京东的发展,答案要从人中寻找。

 

  不避世的隐士

  如果说谁能驾驭京东这辆马车的走向,答案一定是刘强东。

  在田忌赛马的故事里,田忌的用下等马对战高等马,用中等马对战下等马,最终用高等马击败对方的中等马,收获了三局两胜的成功,深谙“赛马之道”的刘强东,京东的故事就此拉开。

  刘强东第一次赛马要追溯到1998年,中关村4平方的店铺,是他的第一次创业,主要代理销售光磁产品。2001年,刘强东的第一家零售店在中关村开张,取名 “京东多媒体”,主要出售声卡、键盘、鼠标等电脑产品,以此为标志,刘强东开始了从代理商向零售商身份的转变,与此同时,它一定程度上复制了国美的商业模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12家连锁店。

  直至非典,刘强东才意识到线下零售的局限,他开始在网站上发帖出售物品,这也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京东自营店由此建立。第二次赛马,刘强东从自营模式出发,站在3C领域中自买自卖,收获了高品质的标签,又从3C拓展至全品类,开始向当当和亚马逊发起挑战。

  在《创京东》中,他把京东转移到线上的故事归结于“简单”二字,认为互联网对于供应链系统的重构仍难逃零售的本质:降成本、提效率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也把京东的多次战略改革归结于对用户需求的察觉,而关于京东的生存需求却闭口不谈。

  这和过去讲创业故事的他判若两人,至于个中原因,或许是曾经非典中为了保住京东多媒体蹬车的刘强东,已经是穿着西装回报老乡鸡蛋的互联网大佬。

  可能是亲自送货上门的记忆太过深刻,2007年,当京东自营模式受到来自阿里系的重压时,他当即提出自建仓配一体的物流,决定了京东重资产的运营模式,自此,快递小哥也成了京东兄弟文化的重要组成。

  眼下的京东物流主要聚焦快消品、家电家具、3C电子产品、服装、汽车、生鲜等6个板块,要知道,直到2020年,快消品、家电家具、3C就已经是京东物流服务的前三大行业,贡献了京东物流总收入的70%以上,这些动作时刻验证着过去刘强东的预判,京东物流也成了京东在电商行业的核心壁垒。

  曾经放言“如果不能控制京东,宁愿把它卖掉”的刘强东,在根本上引导了京东历史上的三次变革,在三次赛马后,京东的竞争对手也从国美到亚马逊,再到人们熟知的猫狗大战,与此同时,刘强东也为京东带来了奋斗文化(比如每天清晨的早8高管会议)和末位淘汰。

  有趣的是,这位驾车十余年的马夫,在2015年后,宣布只领取一元工资,并在2020年开始了自己的卸任工作,据新眸不完全统计,刘强东密集卸任了近50家公司。

  其中,最为特别的是去年卸任京东的法人代表、执行董事和总经理职务,由徐雷担任京东集团总裁一职,不过根据京东在港交所提交的文件显示:刘强东仍然持有京东集团13.9%的股权,是第二大股东,投票权高达76.9%,并拥有一票否决权。

  退位不放权,刘强东退居幕后和他的一元年薪一样,争议纷纷。不过至少,他的闹钟和京东的兄弟们已经不用再像创业刚开始时,两个小时醒一次了。

 

  守规矩的CEO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京东一直是刘强东一个人的京东。直到临危受命的徐雷,成了京东的“诸葛亮”,京东才开始有了二把手的影子。

  与重视物流和供应链的刘强东不同,徐雷是营销出身,深谙流量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他和京东还是“复婚”的关系。

  徐雷第一次加入京东是在2009年,担任京东商城营销副总裁,但不足两年就离开了,选择去B2C网站优购网担任CMO,因为他想要寻找刺激。出乎意料的是,2013年,他又选择重返京东,期间负责营销相关工作,操刀京东零售部分,至于原因,被归结在了刘强东的酒里。

  徐雷最知名的战绩,应该就是能和双11媲美的京东618狂欢节,如今已经成了各大电商平台共同的年中大促。除此之外,2015年,徐雷带领的无线事业部,京东商城APP曾经打卡了国内电商APP下载排行榜第二位,为京东带来超过7成的网络流量,徐雷成了京东最有战斗力的人。

  刘强东谈到徐雷,总是把规矩挂在嘴边,尽管他看起来并不像是墨守成规的人:纹身、耳钉、玩摇滚,西装也遮不住的“老炮”气息。但无论外表给人的感觉如何,都不影响徐雷的另一个身份赋予他的印象,一个在部队大院里成长起来的人,规矩是被刻在骨子里的。在他接管京东后,奋斗之外,立规矩自然成了工作的核心。

  徐雷是京东经历2018年股价跳水、拼多多突袭后,少数能留下来的高管之一,后来,京东经历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组织架构变革:京东商城被划分为前台、中台、后台三部分,徐雷被推到台前任轮值CEO,京东内部三大事业群从向刘强东汇报,改为向徐雷汇报,而刘强东也说出了那句:“谁不服徐雷,就是不服我。”

  以此为标志,京东开始逐渐走向徐雷时代,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2019年10月,徐雷转正成京东零售CEO,2021年任京东总裁,接手了刘强东卸任下的京东。在这期间,京东的定位也从最初的“零售和零售基础设施提供商”转变为了“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B2B和下沉市场一起,成为了京东的新关键词。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