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大战,淘特与拼多多谁执牛耳?

2021-09-30 11:35

  从2017年开始,互联网电商平台加速向下沉市场转舵。对大公司和一二线用户来说,“下沉”这个词不可谓不精准,然而从广大三四线乃至农村用户的购物体验而言,下沉的实质与其字面意思正相反——它意味着一场席卷全国的消费升级浪潮。

  正如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在与《财经》杂志的对话中所言,“消费升级不是让上海人去过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厨房纸用、有好水果吃。”

  站在城乡之间,对这场浪潮更为客观中立的命名,也许应该是“消费平权”。

  在过去几年中,消费平权浪潮的阶段性成果已经显现:下沉市场用户得以享受到品类更丰富、价格更低廉的商品。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是触达,商家带着商品触达了平台,平台触达了广阔的下沉市场用户,用户触达到了商品。

  农产品因客单价较低、消费频次又较高,成为最早被卷入到这一浪潮的商品类目。“车厘子自由”曾经是一二线城市都市白领的专利,但在淘宝、拼多多、京东、淘特等平台打开国产车厘子的销售通路后,小镇青年们也得以用更低的价格实现“车厘子自由”。

  但这一阶段存在的问题也相当明显,那就是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不少用户曾吐槽,购买的助农产品品质不佳,这正是市场需要第二次消费平权浪潮的原因。触达只是第一步,这场消费平权浪潮仍在继续,互联网电商行业正在将消费平权推向新高度。

  以更低的价格、更优的服务,向用户提供更好的商品——可以这样理解零售的本质。如果说第一次消费平权浪潮让下沉市场用户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了丰富的商品,那么接下来消费平权的关键就是,让追求性价比用户仍能够以较低的价格享受到,过去需要花高价才能买来的商品和服务。

  农产品高频、低门槛的消费属性,且此前产业链存在重重问题,使得新一轮的消费平权运动同样由农产品始。

image.png

  显然,农产品战争已经升维。如果说在上一阶段,平台的角色是分销商,关键词是连接,在这一阶段,平台要赢得胜利,就不可避免地要掀起一场深入产业的农业大改造,以为下沉市场用户提供价格相当而质量更佳的商品。

  互联网平台已顺消费平权大潮而动。今年8月,拼多多设立百亿农研专项;近期,阿里整合盒马集市和淘宝买菜,推出淘菜菜,算下来,目前阿里已有包括淘宝、天猫、菜鸟、盒马、淘特等13个业务部门布局农业。

  这其中,一个尤为值得研究的对象就是淘特。因下沉市场对食品生鲜需求量更为庞大,农业业务更适于专注下沉市场的部门开拓。已成为阿里进攻下沉市场主攻手的淘特,自然出任急先锋。

  另一面,农产品这一大类对淘特自身增长同样甚为关键。自2020年12月下旬起,淘特食品生鲜品类商家总成交订单量同比增长率排在平台所有类目第一,反超日用百货、服饰等类目。至今年9月,淘特农副产品销售规模同比2月翻5倍。

  阿里最新财报显示,截止今年6月,淘特年度活跃消费者超1.9亿,上半年净增活跃消费者近1亿。

  显然,农产品给淘特带来了年活跃买家、订单量的增长。对一个成长型平台来说,高成长品类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淘特曾靠着日用品完成了初期的用户积累,若想要继续扩大势力版图,高频、高需求的农产品是必须要攻下的山头。

  可以说,下沉市场业务部门开拓农业赛道是双向匹配的结果,拼多多靠食品生鲜类目起家便可以验证这一点。在第一次消费平权浪潮中,拼多多找对了方向,冲了出来;如今新的消费平权浪潮兴起,随着攻守之势转换,格局势必发生变化。

image.png

  与第一次消费平权运动中,淘宝守而拼多多攻不同,在新阶段,攻守双方已然易势,淘特成为进攻的一方。

  农产品是拼多多的基本盘,正向拼多多发起进攻的淘特,当然不能靠重复拼多多此前的低价路线获得胜利,留给它的选择只有低价高质这一条路。

  但要平衡好商品价格和质量的关系并不轻松。农业无疑是块极难啃的腔骨,从生鲜电商到社区团购,无数公司曾汹汹而来,试图在农业的分销环节插上一脚,但最终因参与产业程度较浅,不免悻悻而去。若想同时把控好商品质量,控制好成本,平台只能继续向上游延伸。

  事实上,在淘特之前,阿里系内部已架设好了多条通向农业的通路,淘特做农业的第一步就是先理出可为自己所用的线头。

  2019年,阿里成立数字农业事业部,其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扩大农产品直采基地的数量;去年11月,阿里数农位于昆明、南宁、成都、淄博、西安的五大集运加工中心(产地仓)都已投入使用,另外数农还有位于全国各城市的销地仓。

  数农的农产品直采基地和产业仓、销地仓正是可为淘特所用的体系之一,阿里生态内,淘特做农业可调用的另一套体系则是菜鸟的物流体系。

image.png

  同样是在2019年,菜鸟启动“快递共配+农货上行”项目,至今共建成了1000余个县域中心仓和超30000个乡镇共配点。

  阿里过去两年在大农业埋下的种子,到了可以开花结果的时刻,这也是为什么阿里多个涉及农业的业务都在今年重新整合启动。9月中旬,阿里社区电商就将此前的盒马集市、淘宝买菜统一为淘菜菜,与淘特相同,其在上游的模式同样是连接阿里数农和菜鸟,只是在下游销售端,以社区店、盒马、饿了么等为前端销售通道。

  阿里已经派出了多路大军开进农业主战场,在这套大农业体系中,阿里数农和菜鸟相当于淘特、淘菜菜的中台。但如何和中台连接,并形成自己的一套农业体系,就是各兵团需要独立思考的事了。

  第一次消费平权浪潮中,电商平台通常走的都是平台化路线,即引入农户或供应商、批发商来平台开店,农产品销售平台化的好处是,销售规模得以快速膨胀。但长期运营下来,这种模式的缺点暴露无遗:许多商家售卖的农产品品质不佳,水果酸涩、坏果的情况比比皆是。

  淘特选择了以直营+联营为主的运营路线。与面向工厂的“淘工厂直营店”类似,在农产品这侧,淘特也专门推出了“生鲜直营店”,农户只管种植就好,开店、上新、运营、物流、营销等流程,都由平台接管。另外,淘特还提供平台参与部分环节的联营模式。

  淘特运营总经理黄爱珠近日在接受字母榜等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直营+联营模式销售量在平台农产品总销量中占90%以上。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