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创新:AGV赋能制造业升级

2020-04-23 18:45

   2012年,亚马逊收购Kiva沸腾了整个AGV行业。

“Kiva作为AGV行业的标杆企业,同时也是一个很成功的创业公司,这场收购代表了AGV在国际上的一个应用趋势。”马路创新联合创始人曹抒阳告诉世界经理人。

不过,到2015年,全球AGV市场才开始迎来较快市场发展期,而当时AGV在国内的发展还处于萌芽期,马路创新也正是成立于这一年。“2015年,中国AGV行业正处于一个市场空白期,所以我们非常看好它未来的发展前景。”曹抒阳说,马路创新CEO刘哲拥有丰富的机器人研发经验,CTO王悦翔则熟悉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

AGV需要集群调度的算法、视觉导航、大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的支撑,正好与两位技术背景创始人积累的优势技术相契合。基于创始人AGV底层技术与核心算法领域的积累,他们开始了创业之路。

  从电商仓储切入

2015年,电商发展迅速,带动电商物流仓储的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同时也掀起了国内物流市场的爆发式发展。当时,仓储人力明显跟不上,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想通过仓储自动化、智能化来提高仓储工作的效率。这对于AGV的应用场景来说是一个节点,之前多数服务于汽车制造、家电行业的AGV小车,开始慢慢转向电商仓储领域。

马路创新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从电商仓储AGV做起,他们在2017年完成了业内规模最大的单仓135台AGV电商项目。AGV小车在电商仓库主要是替代人工进行商品拣选,这原本是电商仓库用人最多的一个环节,使用AGV后可以提升整个仓库的运营效率并节省大量人力成本。

“第一,电商仓库投入使用AGV之后,差不多能节省2/3的仓库员;第二,纯人工商品拣选经常发生错捡、漏检的问题,这就导致快递到客户家里才发现发错商品,仓库部署AGV系统后,拣选商品的错误率几乎降到0,大大提升了客户的履约度;第三,我们会对AGV整套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大数据分析,比如分析存货、热销产品的情况,然后给客户提供一些销售端的建议,销售再进行相应的策略调整。”曹抒阳告诉世界经理人。

区别于前几年的高速爆发式增长,2019年中国AGV市场增速趋于平稳,火热态势逐渐冷却,尤其在电商行业,落地的项目非常有限。虽然整体电商仓储的自动化渗透率不到1%,但大量中小型电商的需求,远未被开发。

谈及原因,曹抒阳认为,当客户去投入一套系统之前,都会去计算投资回报率。目前,很多电商客户可能不具备这样的资金实力去投入一套AGV系统。大部分制造企业的人力成本非常高,定制化要求也比较高,他们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接受一套可以降低人工成本的系统。对于中小型电商来说,人力成本并不是特别大的发展瓶颈,让他们来接受AGV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实2019年国内AGV市场趋于冷静,主要受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客户对于投资几百万的设备和系统都会持谨慎的态度。”曹抒阳告诉世界经理人。不过,长期来看AGV取代部分人工是一个趋势,但是AGV不会呈现一个爆发性的增长。

  回归制造业场景

GGII《2020年中国移动机器人(AGV)行业调研报告》显示,随着各大电商物流巨头入局AGV领域,不少AGV初创企业生存空间受到进一步的挤压,从各家头部企业的动态来看,呈现出两个小趋势:回归制造业场景,打通厂内的生产—仓储环节;向国际市场延伸与拓展。

2018年9月,马路创新签约奇瑞·捷豹路虎自动化改造及产线物料搬运项目,正式进军制造业。“电商场景内的AGV系统相对比较孤立,而AGV项目在制造工厂顺利运行则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不能有任何的错误率。国内制造业的需求最大,今年我们会深入继续做制造业的布局。”曹抒阳表示。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