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如何借助大数据给物流“降本增效”

2018-07-18 10:27

  近日,电商巨头亚马逊宣布了一项重要举措:要求所有三方卖家从8月31日开始,将其包裹的投递速度提高40%。

  那么,亚马逊究竟是如何在保证销量的同时,提高整个平台物流效率的?

  其实,亚马逊不仅仅是电商平台,还是一家科技公司,其在业内率先使用了大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和云技术进行仓储物流的管理,创新推出了预测性调拨、跨区域配送、跨国境配送等服务,并由此建立了全球跨境云仓。

  可以说,大数据应用技术是亚马逊提升物流效率、应对供应链挑战的关键。

  引领电商物流的技术优势

  笔者认为,亚马逊物流运营体系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已把仓储中心打造成了全世界最灵活的商品运输网络,通过强大的智能系统和云技术,将全球所有仓库联系在一起,以此做到快速响应,并能确保精细化的运营。

  智能入库

  智能预约系统通过供应商预约送货,能提前获知供应商送货的物品,并相应调配好到货时间、人员支持及存储空间。收货区将按照预约窗口进行有序作业,货物也将根据先进先出的原则,按类别存放到不同区域。

  入库收货是亚马逊大数据采集的第一步,为之后的存储管理、库存调拨、拣货、包装、发货等每一步操作提供了数据支持。这些数据可在全国范围内共享,系统将基于这些数据在商品上架、存储区域规划、包装推荐等方面提供指引,提高整个流程的运营效率和质量。

  智能存储

  亚马逊开拓性地采用了“随机存储”的方式,打破了品类之间的界限,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商品尺寸,将不同品类的商品随机存放到同一个货位上,不仅提高了货物上架的效率,还最大限度地利用存储空间。

  此外,在亚马逊运营中心,货架的设计会根据商品品类有所不同,所有存储货位的设计都是基于后台数据系统的收集和分析得来的。比如,系统会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将爆款商品存储在距离发货区比较近的地方,从而减少员工的负重行走路程。

  智能拣货与订单处理

  在亚马逊的运营中心,员工拣货路径通过后台大数据的分析进行优化,系统会为其推荐下一个要拣的货在哪儿,确保员工永远不走回头路,而且其所走的路径是最少的。

  此外,大数据驱动的仓储订单运营非常高效,在中国亚马逊运营中心最快可以在30分钟之内完成整个订单处理,从订单处理、快速拣选、快速包装、分拣等一切都由大数据驱动。由于亚马逊后台的系统运算和分析能力非常强大,因此能够实现快速分解和处理订单。

  预测式调拨

  亚马逊智能物流系统的先进性还体现在其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后台系统会记录客户的浏览历史,提前对库存进行优化配置,将顾客感兴趣的商品提前调拨到离消费者最近的运营中心,即“客未下单,货已在途”,这便是亚马逊智能分仓的魅力。

  精准库存

  同时,亚马逊高效物流系统还会通过自动持续校准来提升速度和精确度,通过实现连续动态盘点,让企业客户实时了解库存状态。据了解,亚马逊系统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连续盘点能力可以降低库存丢失风险,确保库存精准、安全。

  全程可视

  做过物流的想必都知道,实现精细化物流管理的精髓是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可视性。全程可视的难点在于确保产品在任何时间、任何状态下,包括在途中都是可视的。亚马逊物流的精细化管理正是要确保这一点。如何赢战高峰期物流大战?

  探讨电商物流能力的强弱,就不得不说其应对高峰的策略。电商物流的开创者亚马逊是多年美国“黑色星期五”购物节中的主力,不仅在全球物流体系布局上早有建树,而且在物流供应链的准备方面也早已领先一步。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